安全管理网

安全的催化剂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1月09日

  在大多数人眼里,“安全工作”总是与“硬规定”、“铁手腕”等带着冷冰冰、硬梆梆的冷色调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然而近日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件事,让笔者看到了“抓安全”和“管人心”这两个并不太相关的话题,在围绕“以人为本抓安全”的HSE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的碰撞、催化和融合。

  前不久,正在值夜班的员工罗某发现皮肤表面不断有红色的包块出现,且伴随着痒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肿扩散到全身。情急之下,她的丈夫郑某在半夜拨打了作业区领导的手机,该领导立即安排值班车辆将罗某送到就近的县人民医院救治,因为送医及时不但迅速控制住了员工的病情,也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了时间。经过三天住院治疗,罗某病情得以控制即将出院。得知作业区安排值班车辆接罗某出院时,她给作业区经理打了一个这样的电话:单位已经为我考虑得非常周到了,感谢领导的关心,我坐公交车回站就可以,我一定保证安全生产,不能再麻烦单位了。

  也许有的人认为,管理者总是“板着脸”、“仰着头”,也有调查显示,许多安全事故是员工的“心理安全隐患”问题所致。一些严格的制度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工作或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疲劳或带病上岗引发的坏情绪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安全隐患”,不及时发现和疏导很容易酿成生产事故。因此,通过真心诚意的关爱员工,并适时安排心理疏导讲座、情绪管理辅导等,打造“快乐文化”提升员工快乐指数和对企业这个大家庭的认同度,让员工平安快乐的投入工作。

  企业无微不至的关爱,赢得员工掷地有声的承诺,这比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印在书上管用。“安全”和“关爱”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这一刻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不苟言笑黑着脸“要员工安全”,还是清风细雨激发员工主动“我要安全”,值得我们深思。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