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检查者”之怪状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2月01日

   近日,某局给一下属煤矿单位打电话,要对该矿岗位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一次例行检查,让矿领导在家等候。上午9时,检查组一行数人分坐两辆“桑塔纳”如期抵达。在简单听取了该矿领导的汇报后,检查人员便被迎进酒楼,跳舞唱歌,大吃大喝。临走,每人还高兴地拎走了一包被查单位赠送的“土特产”。至于工作好坏,则全凭检查组的“跟着感觉走”而定。据该单位有关人员透露,每年都要接待数十次这样的“高规格”的检查组。

    各行各业为更好地搞好工作,有针对性的检查确实需要。但近年来有些“检查”却跑了“调”,变了“味”。个别检查组纯粹是为检查而检查,下去前先打招呼,下去时呼朋唤友,去了后颐指气使。他们不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是坐在会议室里翻翻资料,听听汇报,提提要求,再不过到井下车场转一圈,他们只图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有的检查组名为检查,实为组织系统内的旅游消遣;有的检查组以被查单位的招待档次、礼品的厚薄、土特产的多少来定夺考核成绩。甚至,有的检查人员还暗示被查单位向其送“红包”。这种吃喝玩乐的检查,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败坏和损害了党风和民意,疏远了干群关系,影响了领导机关的权威和形象,以至基层单位怨声四起。

    时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落实两个《条例》,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大大减少一些走形式的检查,必要的检查也要选派一些原则性强、作风正派、素质高的人员组成检查组,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扰民检查。也希望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检查工作的督察力度,严肃查出那些在检查工作中吃、拿、卡、要的党员领导干部,让检查者也接受“检查”,剔除那些制造“怪状”的检查者,来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