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劳动保护、工伤事故预防与工伤康复问答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2月05日
22、什么是日射病?

  露天作业,尤其在夏季,如基建工地、农场、露天矿、劳动者长时间地受到太阳辐射,颅内组织受热、脑膜温度升高,使脑组织易于充血而引发日射病。

  23、什么是高原病?

  长期在海拨4500米以上高山和高原地区工作的劳动者,常常因缺氧而引发急性或慢性反应性疾病,称之为高原病,包括慢性高原心脏病、慢性高原血压异常、急性高原昏迷等。它属于物理因素引起职业病。

  24、什么是局部振动病?

  劳动者长期在振动作业场合从事生产活动,逐渐使机体局部如上肢骨与关节骨质改变、肢端血管痉挛,这就是局部振动病。这类职业病是振动频率大、振幅大以及反冲力和加速度造成的。患上这类职业病,关节疼痛,手易发凉,血管带痉挛,手指关节变形,知觉障碍。

  25、什么是放射性疾病?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劳动者,如长期在核电站工作,从事X光照射等等,患上放射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放射性元素对劳动者本人乃至其后代的危害十分严重,所以,每个国家对防范放射性元素危害都十分重视严密防范。放射性疾病属于职业病,包括: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烧伤。

  26、什么是电光性眼炎?

  劳动者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主要是电弧光的刺激,容易引发急性角膜炎、结膜炎,而酿成电光性眼炎。这种职业病,重者眼部疼痛、畏光,瞳孔痉挛性缩小,并易造成视力障碍。

  27、什么是噪声聋?

  长期在高分贝噪声污染严重的生产环境工作,容易引发噪声聋这种职业病。有些生产环境,机械撞击、摩擦、转动等等,常使声级超过80分贝而形成噪声。噪声吵杂,无音律,单纯且频繁,每每危及听觉,使听力下降。如果离开噪声后,需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二十几小时才能恢复听力,已是患职业性难听的先兆了,谓之听觉疲劳,如果听觉疲劳,仍继续接触噪声,内耳感觉器官便会产生退行性病变,出现再难恢复的听觉疲劳,此时即谓之职业性噪声聋。这是长期接触噪声引发的职业病。最严重时,它很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而使劳动者听力完全消失,终成残疾。

  28、什么是热痉挛?

  劳动者长期在高温场合作业,大量出汗,大量饮水,常导致体内水盐失衡,使氯离子和维生素 B大量损失,细胞水肿,而引发痉挛性病态——热痉挛。这种病发作时,四肢或腹部肌肉常出现痉挛状,有时疼痛异常,四肢无力。

  29、劳动过程中的强制体位作业主要有哪些?

  (1)立位和经常行走的作业;(2)坐位;(3)其他体位:某些作业常常被迫采取种种不良体位。例如,在管道、锅炉及某些大型设备内工作,汽车的临时小修,在狭小的船舱中卸货以及在狭窄矮小的矿井内操作等,工人常处于不良体位。若长期采取屈曲、倾斜、仰卧或侧卧体位时,能引起个别肌群过度紧张、内脏营养障碍或脊柱弯曲等变化。

  30、立位和经常行走的作业可能引起的职业性疾患有哪些?

  (1)扁平脚。在长期站立、步行、搬运重物和用力踩开关(模锻工、冲床工)的作业中常见。

  (2)下肢静脉曲张。常见于长期站立和行走的作业。发病工龄一般为6~8年,与体位及负重有关,与下肢静脉的构造、慢性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也有关,妇女更易发生。

  (3)腹疝。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腹壁肌肉长期过度紧张和腹内压上升,可患腹疝。常见的有脐疝、腹股沟疝,其次是股疝。

  (4)脊柱弯曲。长期倾斜、变曲的立位或负重行走的作业能致脊柱弯曲,以驼背多见,次为脊柱侧凸和脊柱关节变形。

  (5)下背痛。常见于长期处于躯干前倾、腰部屈曲且负重大的作业。包括:

  ①腰机能不全。表现为下背部疲劳、强直或疼痛;

  ②腰痛。下背部剧烈疼痛,常使人劳动能力下降,尤其是需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作业;③坐骨神经痛。疼痛放射到任一大腿的后、侧部和小腿,脚和趾常发麻或有刺痛。症状可能很轻微和短暂,或严重影响劳动能力。

  31、坐位作业可能引起哪些职业性疾患?

  长期坐位作业,特别是背部屈曲或侧弯时,可形成脊柱弯曲。坐位若伴有腹压增高,能促进腹腔静脉淤血,而致消化不良、结肠炎、痔等;并可使骨盆肌肉驰缓而引起慢性便秘及一系列妇科疾患。

  32、运动器官紧张的作业可能引起哪些职业性疾患?

  (1)腱鞘炎。常见于指、掌迅速活动或前臂用力活动的作业,或伴有不良气象因素的手臂用力作业(洗衣工)。多发生在工作负担最重的肌腱。

  (2)神经肌痛。神经肌肉装置长期过度紧张,能致职业性神经肌痛。多出现在躯干和四肢长期处于强制体位而迫使一定肌群量静力紧张状态的作业(装卸工、矿工等)。

  (3)职业性痉挛,又叫职业性神经机能病。它是由于执行频繁、精细的小动作引起的。常见于缮写员、手工针织工、钢琴家、提琴家等。典型的病例是书写痉挛,唇、舌痉挛,眼轮匝肌痉挛等。

  (4)基突炎及上踝炎。常见于腕、肘关节动作频繁而负重极大的工人,症状是在进行一定动作时感到疼痛。

  (5)关节炎及关节周炎。常发生于手指关节及肩关节。关节周炎的炎症过程发生在关节周围的粘膜囊内,逐渐波及肌肉附着处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其特点是在动作涉及病变组织时才感到疼痛,而在关节炎时则关节的任何动作均能引起疼痛。

  33、视觉器官紧张的作业可能引起哪些职业性疾患?

  凡长期需要紧张调节和经常加强聚合机能才能辨别细微物体的视力作业,如排字工、校对员、钟表工、细小零件装配工等,在视力极度紧张的工作后,往往出现若干急性症状,如眼内疼痛感、头痛、自觉性视力障碍(视力下降、光幻觉、闪光)、调节障碍、充血、流泪、眼睑浮肿等。此外,高度近视者,有时还能引黄斑性脉络视网膜炎,甚至视网膜剥离。

  34、发音器官过度紧张的作业可能引起哪些职业性疾患?

  歌唱家、教师、相声演员等的发音器官职业性疾患有两类。一类为机能性发音障碍,症状为开始发音后不久迅速陷于疲劳、声音嘶哑、失调及失声症。另一类为器质性损害,包括呼吸道发音器官炎症、声带出血、声带水肿、声带不全麻痹及“歌唱家小结节”。

  35、压迫及摩擦作业可能引起哪些职业性疾患?

  (1)胼胝及胼胝化。四肢或躯干经常与工具或其它物体接触发生压迫或磨擦,引起局部皮肤反复充血,促使静皮生发层细胞增殖及其上层细胞角化而形成胼胝或胼胝化。

  (2)掌挛缩病。器械、各种把手、驾驶盘等持续压迫或磨擦手掌时,可致掌挛缩病。其发生非常缓慢,往往长达20~30年。

  (3)滑囊炎。多种工种可致滑囊炎。跪着工作可致膝前滑囊炎;肩挑重物在锁骨或上臂部位能引起滑囊炎;需要大力挥手动作的有时在肱骨头处,偶而在肩胛骨上方出现滑囊炎。

  36、职业性疾患是否属于法定职业病?

  职业性疾患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范畴。虽然它属于广义上的职业病,但不具有立法的意义,不能享受职业病或工伤保险待遇,只能理解为职业多发病。法定职业病是狭义的职业病,它是法律、法规所规定可以享受职业病或工伤保险待遇的范围。

  37、预防职业性疾患有哪些措施?

  (1)结合技术革新,尽可能做到机械化、自动化。对需要繁重体力劳动的作业,强制体位的作业或个别器官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作业,要尽可能做到机械化、自动化、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

  (2)改变不良的工作体位。应尽力设法把屈曲、倾斜的体位改为端正的体位;把卧位改为立位,立位改为坐位,并使不舒适歪斜的坐位改为舒适端正、高矮适宜于该劳动者工作的坐位,以避免个别器官、部位受压引起骨骼的持久变化。例如,在电车、汽车修理厂中应设置地沟,仰躺在地上修理车底的操作改成站在地沟内修车的作业。在坐位作业中,应根据作业台及人的高度和手足的长度来调整椅子的高度及与作业台的距离,必要时应设置扶手等,使其坐姿端正而舒适和肘部有靠托以减少静态紧张。

  (3)为防止压迫和摩擦所致的疾患,应使用形状合宜、软硬适度和导热性不强的把手,工具经常接触机体的部分应包软垫,采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4)应制定出男、女工人推、拉、装、卸和抬举重物的重量标准,亦即规定其劳动负荷限量并严格加以执行,这对避免劳动过程所致的损伤尤为重要,尤其是对未成年工和女工来说更为重要。

  (5)应对劳动者进行良好的职业训练。例如,训练工人抬举重物时身体应尽量靠近物体,缓慢平稳地举起重物,不要突然猛举,举物时不要扭转躯干等,才能避免扭伤或其它创伤所致的下背痛、疝气等;正确地练习唱歌,避免声带过劳是预防产生“歌唱家小结节”的关键等等。

  (6)合理组织劳动。针对工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分配适当工作。例如,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不应分配作搬运等工作。此外,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间应有适当的休息;注意培养多面手,以便交替地更换作业;应尽量使劳动安排得更有节律性。

  (7)改善照明条件。给予充足合理的照度,是预防视觉器官紧张所致疾患的重要措施。

  (8)改善作业环境的气象条件,特别是尽量避免低温、高湿的作用,对预防职业性下背痛、关节痛等具有一定意义。若一时难于改善,则应注意保暖防寒等。

  • Tag:工伤保险试题相关内容
  • 没有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