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概况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2月18日
我国目前由电力部门负责管理的130多座大、中型水电站大坝中,混凝土坝约占85%,土石坝约占15%,坝高超过30m的中、高坝约占80%,水库库容超过1亿m3的大型水库约占55%,建成时间大多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至2000年底,有50多座坝的坝龄超过30年。这些大坝蓄水运行以后,持续受到渗流、溶蚀、冲刷、冻融等有害作用,还有可能受到超标准洪水和大地震的破坏,筑坝材料逐渐老化,大坝承受水压力、渗压力等巨大荷载的能力不断降低,因而必须及时通过评价分析,准确掌握大坝性态变化规律,确定危及大坝安全的主要问题并设法加以消除,以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倘若,这些大坝的缺陷和隐患得不到及时诊断评价和整治处理,任其恶化下去,轻则影响水电站设计功能的发挥,重则可能造成坝溃厂毁,殃及下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建设乃至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灾难。
      我国在1987年以前,只有少数几座坝做过安全评价,一般着重就某一单项进行评价分析。如:丰满大坝在1964~1993年期间,对坝体混凝土做过12次性能测试研究,包括混凝土密实程度、抗压强度、开裂情况等。个别大坝的评价项目较多,如新安江大坝在蓄水运行十几年后,曾提出22份报告,对大坝质量做过一次安全鉴定。从1987年开始,我国逐步对每一座大、中型水电站大坝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其覆盖面之广,触及问题之复杂,都是史无前例的。至1998年底,共完成了96座大坝的首轮安全评价;至2001年底,又完成了48座大坝的二轮安全评价。
      通过安全评价,掌握了大坝的主要缺陷和隐患,廓清了某些重大工程疑难技术问题,确定了消缺除险的关键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工程和社会效益。在实践中经过总结和探索,各项评价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大坝安全评价系统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