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伤亡事故处理的目的及事故责任分类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2日

一、伤亡事故处理的目的

伤亡事故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责任者不同的处罚,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同时,遵守国家的劳动保护法规,杜绝有法不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对伤亡事故责任者本身的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其吸取教训。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伤亡事故责任分类

为了准确的实行处罚,必须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分清事故责任。

1.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2.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3.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5)基本建设工程和技术发行项目中,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处罚的形式有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