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慢性氟中毒与环境中氟的关系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8日

  西宁北川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但也是青海省主要的工业生产较集中的地区,其主要地形是由自北向南的河谷地形。区内分布着冶炼、火电、水泥等十几座工厂,冶炼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以电解铝生产为主。目前该区铝电解生产规模较大,现已形成年产电解铝31.5万t,预焙阳极16.4万t的生产规模;在建规模为电解铝20.5万t,预焙阳极12万t; 拟建规模为电解铝8.5万t,预焙阳极5.1万t.全部建成后区内将形成年产电解铝60.5万t,预焙阳极33.5万t.成为西北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的铝电解生产基地。电解铝厂排放的污染物有氟化物、粉尘、沥青烟、二氧化硫等,对土壤与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污染物,则是氟化化氢和含氟粉尘。气态氟主要是氟化氢,固态氟主要是大颗粒物质。每吨电解铝产品排放的氟化物量及气态和固态氟化物的比例,随不同的槽型有较大的变化。其排放出的氟化物易通过空气等环境介质和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为了解长期居住在该区域人群健康和环境水平现状。笔者从环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在环境及食物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其与慢性氟中毒的关系。

1 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地区与人群 选择北至桥头镇,南至后子河乡,即东西宽10km,南北长20km,总面积200km2的范围作为调查区。要求受调查者在当地出生、成长,无工业氟接触史。

1.2 氟斑牙的调查 采用标准探针、牙镊、口镜、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地方性氟斑牙诊断标准和《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进行鉴别诊断氟斑牙及其流行程度。

1.3 尿氟含量测定 随机抽取尿样4069份,其中男性1948份、女性2121份。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

1.4 饮用水、茶水中氟含量测定 随机抽取居民饮用的集中式供给泉水、深井水和自来水97份、浓度不一的农家泡茶水样10份。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1.5 环境氟水平调查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和生物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调查区内的大气、土壤、水、农作物样品的处理和其氟含量的测定。

2 结果

2.1 氟班牙调查结果 氟化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氟斑牙是一种地方病,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的一种突出症状.因为氟斑牙是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而且是很敏感的特异指标,故诊断氟中毒的一种特异性标准。3367名调查区内人群接受氟斑牙发病情况检查,平均氟斑牙检出率54.68%,其中轻度占38.11%;中度16.84%;重度0.71%;可疑12.86%。以3号村为最高达73.23%,其次是5号村65.9%。8~12岁儿童氟斑牙发病率平均为54.9%。调查区内不同年龄组人群FCI(氟斑牙指数)平均达1.22;不同村别人群FCI为1.36。FCI。FCI0.6以上为氟斑牙流行区。显示区内氟斑牙中度流行。尿氟总体平均(1.51±1.12)mg/L。笔者分析了评价区内不同时期人群尿氟检测和氟斑牙发病情况,对比情况分析见表1。



2.2 空气 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规定进行布点和采样测定,氟化物采用挂片法21d,16个监测点氟化物的平均值为(7.13±6.24)μg/(km2·d).见表2。



2.3 土壤 区内土母质有黄土、次生黄土以及第3纪红土等。其中黄土和次生黄土为区内主要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区内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栗钙土、潮砂土、垫淤土等。

  土壤采集表层(0~20cm)耕作土混合样,每点采集混合样品1个;调查区土壤背景值采用“七五”期间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值,西宁盆地(以湟中总寨乡为代表)栗钙土氟化物含量(A层)404.76mg/kg的背景值。土壤氟含量现状监测34个样品平均值为(479.773±104.560)mg/kg.结果见表3。

  

2.4 水体(含茶水)本区地表水系以北川河为主干。北川河由北向南纵贯评价区,至西宁汇入湟水。区内地下水含水层组。地下水埋藏一般较深,水量中等,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地表水经多年监测其氟含量均在0.40mg/L以内。

  饮水氟是人体氟主要来源之一。调查区居民除4个自然村以一家一户分散手压式井水供水外,其他自然村以深井水水泵集中供水(定时供给),只有1号点于1993年后以西宁自来水作为饮用水。随机抽取水样,其水中氟化物含量平均范围在0.065~0.466mg/L之间,总体平均0.21mg/L。结果见表4。国家饮用水氟化物含量卫生标准最高浓度为1.0mg/L,水中适宜氟化物含量为0.5~1.0mg/L.

  随机抽取的10份浓度不同的农家茶水氟含量结果为0.18~1.32mg/L。总体平均为0.34mg/L.

  

2.5 农作物植物可从空气、土壤中吸收和富集氟化物,有报道,土壤对植物氟的贡献较小,氟化物主要是通过空气和水对植物产生影响。植物对大气中氟有强烈的积聚作用,大气中含氟<0.8μg/m3,即可在植物中富集到200μg/g,富集系数高达200万倍。本区农业较发达,区内除工业、居住及交通用地外,其余基本为农业用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油菜、甘蓝等。小麦样品为2000年收获的成熟小麦籽粒;油白菜样品取自温室大棚;甘蓝样品取自室外农田。氟含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区内人群氟斑牙中度流行 尿氟总体平均(1.51±1.12)mg/L是有文献报道非病区人群尿氟含量0.5mg/L左右的3.02倍。从氟斑牙检出率的人群分布情况来看,与尿氟监测情况相似,即靠近电解铝厂区的自然村人群氟斑牙检出率较高,而距厂区半径较大的自然村居民氟斑牙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均大于30%以上。评价区8~12岁儿童氟斑牙发病率平均为54.9%。高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中以当地出生并在当地生长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的指标。1985年前调查区内尚无铝电解工业时,有关部门对本文调查区内部分自然村人群健康作过专项调查。本次结果与1983年前调查资料进行了比较,1983年与2000年氟斑牙发病率和尿氟含量差异均呈高度显著性(p<0.01),发病率明显提高。且目前当地除现有铝电解工业外,较1983年无新增其他氟污染源,即对环境有氟污染贡献的只有现有的电解铝厂,说明铝电解生产已对周围居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3.2 土壤中氟污染增加原因 土壤的氟含量在289.088~689.017mg/kg之间,污染指数在0.82~1.70之间。1995年环保部门曾对该地区的13、14、17点土壤进行过调查,其氟化物含量(A层)分别为357.8、319.8、337.6mg/kg,而本次监测值是1995年的1.60、1.23和1.11倍。而目前该地区除铝电解工业外,较1983年无新增其他氟化物污染源,即对环境有氟化物污染贡献的只有现有的这些电解铝厂,说明铝电解生成一定的蓄积,局部地区的土壤受到铝厂排污的影响。

3.3 农作物氟含增加原因 调查还显示,甘蓝叶片中的氟化物含量超过《食品中氟含量标准》(GB 4809—84)1mg/kg限值2.72~18.82倍,约属重度污染;尽管小麦(籽粒)氟化物含量相对较低,但也有92%监测点位的春小麦氟化物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1mg/kg),平均超标1.53倍;油白菜含氟量明显低于甘蓝、小麦的含量的原因是由于温室大棚有效地减少了油白菜与含氟空气的接触形成屏蔽而造成。但仍表现出与小麦同样的规律,近距离、下风向受污染影响的程度要重些。调查表明区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铝厂排污的影响,呈现轻、中、重不同程度的污染。

3.4工业排污影响空气中氟浓度 区内空气中的氟化物浓度在1.873~21.051μg/(dm2·d)之间,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0μg/(dm2·d)的0.00~7.02倍。平均超标为1.38倍,表明调查区内大气不同程度地受到工业排污的影响。饮用水氟化物含量在0.065~0.466mg/L之间,总体平均0.210mg/L。农家茶水氟含量结果为0.18~1.32mg/L之间,总体平均为0.34mg/L。地表水氟化物含量均在0.40mg/L以内。国家饮用水氟化物卫生标准最高浓度为1.0mg/L。可见该地区饮用水和地表水均为低氟水,可排除人群饮用水造成氟中毒的可能。

3.5综上所述,引起西宁北川地区部分人群出现慢性氟中毒症状的氟源是工业生产外排的氟化物。致病途径之一是氟化物污染的空气;致病途径之二是食物中的氟。氟的迁移途径为:①工业污染源—空气-人体;②工业污染源-土壤-农作物-人体;③工业污染源-空气-食用植物叶面吸收-人体3条途径。笔者认为,氟化物通过消化系统经食物链作用和呼吸系统长期摄入了过量的氟,并在人体内蓄积,受氟污染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体的总氟贡献结果,使人体内的氟含量超标,这是引起区内人群慢性氟中毒或加重氟中毒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对此予以重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