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19日

1、工作场所

海丰-保国老22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

2、事件特征

作业现场发生垮(坍)塌、触电、高处坠落、食物中毒、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交通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3、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3.1 应急工作组组长

3.1.1 组织现场人员救助。

3.1.2 立即向建设管理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3.2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3.2.1 组织事故营救。

3.2.2立即向应急工作组组长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3.3 现场作业人员

3.3.1 救助伤员。

3.3.2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4、现场应急处置

4.1 现场应具备条件

4.1.1 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见附件1)

4.1.2 急救箱及药品。(见附件2)

4.1.3 应急物资。(见附件2)

4.1.4应急救援路线图(见附件3)

4.2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4.2.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2.1.1 观察伤员伤势

4.2.1.2 根据伤势不同采取相应的救助方法进行救助。

4.2.1.3 救助的同时即时向建设管理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4.2.1.4 伤势较重超出救援能力情况下及时联系当地120急救中心或医疗部门救治。

4.2.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2.1 骨折急救方法:

a)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b)疑有颈椎损伤,在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替代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需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颌使气道畅通,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c)如发生颅脑外伤时,应使伤员采用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而且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治疗。

4.2.2.2止血急救方法:

a)伤口渗血: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b)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进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c)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止血时,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方,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脉搏消失为度。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1-2分钟。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为止血带使用。

d)若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4.2.2.3休克的急救方法:

a)判定患者有无意识。

b)判断是否需要复苏。

c)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或地上,脚垫高,摆成心肺复苏体位(俯卧病人要翻身),打开上衣,松开裤带。

d)心前区叩击:右手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左手掌指垫住的患者胸骨下1/3处,以胸壁20—30厘米高度,中等力度,垂直向下叩击2次。

e)清理呼吸道:视情况采用仰头抬颏/颌法、仰面托颈法、托额法打开气道。

f)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应按《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心脏按压操作(成):每按压30次,吹气2次(吹2秒,停3秒),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连续5个周期后检查复苏效果。

5、注意事项

5.1防护器具必须佩戴合格产品,并保证佩戴的正确性,防护器具不可轻易摘取,应急事件后应对个人的防护器具进行检查通过专业认证确保无误方可继续使用。

5.2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抢险救援器材,器材必须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材有相应的了解。

5.3现场处于事故、事件的地区的及受到威胁地区的人员,在发生事故、事件后应根据情况和现场局势,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事故、事件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尽快组织撤离。

5.4在自救和互救时,必须保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个人擅自行动。事故现场处置工作人员抢救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的规定,以防事故扩大。

5.5应急小组领导、应急抢险人员到位并配备抢险器材,确认有能力进行抢救,个人安全防护到位佩戴正确并物品合格。

5.6应急救援结束后切勿放松警惕,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远离事发地点,做好人员清点,用品给养是否到位。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5.7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施工、生产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