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19日

1、工作场所

海丰-保国老22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

2、事件特征

作业现场发生有害气体泄漏、油污染、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3、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3.1 应急工作组组长

3.1.1 组织现场人员救助。

3.1.2 立即向建设管理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3.2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3.2.1 组织事故营救。

3.2.2立即向应急工作组组长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3.3 现场作业人员

3.3.1 救助伤员。

3.3.2 控制事件发展扩大。

3.3.2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4、现场应急处置

4.1 现场应具备条件

4.1.1 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见附件1)

4.1.2 急救箱及药品。(见附件2)

4.1.3 应急照明器具。

4.1.4 应急救援路线图。(见附件3)

4.1.5 (隧道等密闭场所施工工程)气体检测装置、通风换气装置、防毒面具。

4.2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4.2.1有害气体泄漏事件处置程序

4.2.1.1 事件发生后,首先应将施工场所内人员全部撤离事件发生现场。

4.2.1.2 对于隧道等密闭场所施工,如在场所内有人员已受伤害无法自行离开,立即组织救援,迅速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4.2.1.3 同时对事件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切断场所内所有电源,禁止明火。

4.2.1.4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参加救助人员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排除,以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4.2.2 有害气体泄漏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2.1 首先要初步判断有害气体来源及已覆盖的范围,现场是否有人员被困或无法自行离开、是否有电源、明火等可能印发易燃易爆气体燃爆的风险。

4.2.2.2 组织人员撤离事件发生场所。

4.2.2.3 切断场所内所有电源,严禁明火。

4.2.2.4 立即对密闭场所内进行通风换气处理。

4.2.2.5 如有人滞留或无法自行离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行救援。

4.2.2.6 对事件发生场所进出口(井口)等可能发生危害部位进行围挡隔离,疏散附近人员。

4.2.2.7 必要时可请求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给予支持。

4.2.2.8 携带防毒面具等安全用品,在安全的范围内对场所进行气体检测,如通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有害气体已消除,进入事件现场查明原因。

4.2.3 油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4.2.3.1 查明油污染来源,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扩散。

4.2.3.2 停止污染区域内所有电源、明火。

4.2.3.3 组织对污染油进行清除清理。

4.2.3.4 事态严重或对周边设施产生较大影响时,必要时可请求环保消防部门给予支持。

4.2.4 废水非正常排放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4.2.4.1 查明污染来源,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扩散。

4.2.4.2 组织对污染油进行清除清理。

4.2.4.4 事态严重或对周边设施产生较大影响时,必要时可请求环保消防部门给予支持。

5、注意事项

5.1气体检测装置、防毒面具等器材、防护器具必须为合格产品,定期检测正常,应急事件后应对个人的防护器具进行检查通过专业认证确保无误方可继续使用。

5.2 使用人员必须对应急器材有相应的了解。

5.3 必须确保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适用于经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时,方可实施救援。

5.4在自救和互救时,必须保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个人擅自行动。事故现场处置工作人员抢救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的规定,以防事故扩大。

5.5应急小组领导、应急抢险人员到位并配备抢险器材,确认有能力进行抢救,个人安全防护到位佩戴正确并物品合格。

5.6应急救援结束后切勿放松警惕,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远离事发地点,做好人员清点,用品给养是否到位。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