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要讲“临战”状态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9月17日

  临战,就是时刻准备出击的紧张状态。什么是临战状态呢?就是:“安不能忘危,存不可忘亡,治不可忘乱”的警惕意识。纵观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管理松弛、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所致(天灾人祸除外)。所以,在对待安全上,永远都面临着一场随时打响的战役。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自麻痹。在日常工作中,讲临战才会遇急心不慌,遇难能沉着应对,对突发性事件处理自如,才能少出事故或不出事故。在安全上如果不时时提高警惕,就会自觉不自觉的不严格要求自己,对不安全苗头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临战状态,是一道屏障。要筑牢这道屏障,首先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安全基础建设就难以深化。抓安全工作的实质就是抓干部作风。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根源就是没有解决好干部作风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有的干部在安全工作上作风漂浮,检查工作不细,执行规章不严所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之问互相推倭,遇到问题踢皮球,使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治,踢来踢去,把隐患踢成了事故。二是官僚主义作崇,有些干部平时不下去了解情况,习惯“宏观”指挥,坐在上面听汇报,等出了事故再亡羊补牢。三是制度定了不少,措施挂了满墙,但就是不抓落实,应付上级,糊弄下头,做表面文章,结果使安全隐患变成了事故,使小事故发展成了大事故。四是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忙于文山会海,对基础工作心中无数,遇事“点到为止”,靠撞大运过日子,使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控制。五是怕丢“选票”,工作抓严了,“得罪”人多了,怕民主评议时,自己得“选票”少,宁可置安全规章制度于一边,也要多“保”自己的“选票”。

  安全工作没有下不为例,只允许巩固提高。虽然当前我们企业的安全工作取得了事故件数减少、安全周期延长的好成绩,但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动态的,安全工作不会、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辩证的讲,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只有处处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减少和控制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安全工作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谁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去抓落实,谁就会受到惩罚。 

  安全无小事。安全是我们煤矿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当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安全就是生命、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饭碗。保持临战状态,就是要做到稳中思险、稳中识患,坚持预防为主,发挥全方位整体安全控制功能,强化安全生产制约机制。一是预测监控,定期进行安全预想,做到事故隐患早知道,防范措施早制定,管理漏洞早堵塞,促进安全工作走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二是作业监控,作业过程的失控最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是安全管理上的难点,必须建立作业过程中的自控、他控、互控措施,制定健全各项作业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增强群体负责意识,形成群防群治的态势。三是重点控制,对关键岗位、关键处所实行专人监控,并抽出专人,不定时、不定点的进行流动检查,督促作业人员开展对规对标活动,并对执行规章制度进行跟踪分析,严格考核,从建立作业控制办法入手,使安全生产进入管理状态,防范于未然。四是追踪监控,从发生的事故中找出失控点,制定控制对策。同时,明确责任标准,实现由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的转变,加强对安全管理认识的深化,让员工知道应该怎么干,应该遵守什么作业标准,杜绝同类事故发生。五是分层监控,按照管理权限,确定分层控制范围,使各级都有明确的控制责任,树立保自己就是保全局的整体观念,同时还要坚持定量管理,坚持分类指导,分解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负责项目,建立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把各类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六是监察监控,自上而下建立安全监察机构,形成安全监察网络,使各个作业层面的工作情况置于控制状态。要叫响一个口号:不重视安全生产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懂抓安全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安全生产长期上不去的领导是无能的领导,从而达到有备无患。七是联防监控,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把控制范围扩展到社区、扩展到矿区周围,成立安全联防委员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工作制度,使联防控制由松散型变为紧密型,从而形成齐抓共干的大视觉,形成齐抓共干的大阵势,形成齐抓共干的大动作,达到同防同治的效果,以确保矿区的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