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管理中的“钉子精神”

作者:李志勇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发扬敢于钻、善于挤、扎得准、钉得牢的“钉子精神”,钻研现场安全工作实际,盯牢每个安全薄弱环节,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企业才能基业常青,安全永驻。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抓好安全的重心在管理。如何行之有效地抓好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笔者认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发扬敢于钻、善于挤、扎得准、钉得牢的“钉子精神”,企业才能基业常青,安全永驻。

  要像钉子一样“敢于钻”。煤矿安全生产最大最危险的隐患就是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就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而要有效地杜绝“三违”,各级管理人员首要的、最基本的就是敢于同一切违章行为作斗争,敢于像钉子一样钻进去,从根本上铲除违章产生的土壤,不给违章以喘息的机会。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处在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发扬像“钉子”一样的钻劲,敢于在任何人面前、任何工作环节、细节中“挑骨头”,不给安全隐患以生存的土壤,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制度执行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地推动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要像钉子一样“善于挤”。虽然安全检查多,但基层单位应付安全检查的手段也不断翻新。有的善打“临阵磨枪”仗,一听说要检查,立即兴师动众,抓安全保护、查工程质量、整卫生面貌,短短一刻钟,现场立刻全变样。有的善用“奇门遁甲”功,刻意安排那些能说会道,关系比较硬、各方面掌握比较好的人在此时上岗,稳住检查人员,使安全隐患顺利藏身。等到检查完毕后,立刻恢复原样,继续忙于生产赶时间,赶任务,而把安全措施弃之身后。其实,这是职工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最薄弱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事故。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检查人员发挥钉子“善于挤”的精神,让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措施时刻在思想上落实、领导上落实、工作中落实。

  要像钉子一样“扎得准”。在安全管理上,百分之一的错误可能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对安全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要像“钉子”一样扎得准,实打实地抓好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才能及时地消除在萌芽之中,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做到少出事故,甚至不出事故。安全生产这件大事是许多小事组成的,只有保证安全生产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成全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在生产工作中,检查螺丝是否拧紧,安全帽是否戴好,绝缘鞋是否穿上等等,如果这些小事处理得好,就能有效地避免一次次事故的发生,彻底遏制事故的源头。在安全上,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问题,不给安全隐患任何生存的土壤,才能打牢安全工作的基础。

  要像钉子一样“钉得牢”。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漏洞、闪失。安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看似无关紧要,但往往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作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发扬钉子“钉得牢”的精神,紧紧“咬定制度不放松”,对安全的每个重点、每项措施、每个薄弱环节,都要一盯到底,钉牢看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对每一项安全任务、每一处安全隐患,坚持盯住不放,解决不好不放手,真正把上级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安全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以此推动企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