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之基础管理方法

作者:葛金贵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4日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在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指导下分析、研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及国家财产的安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当然在安全管理中基础管理是关键,分析其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目标管理原则
  煤矿企业以一定期限制定在该时期内的安全工作管理目标,通过矿→井口→连队(车间)→班(组)→个人的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各级反馈,从而实现总体目标。
  
  二、人本管理原则
  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生产工作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如何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因地制宜的开展婴工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使全体人员能明确整体目标,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已成为安全管理工作时时应思考的问题,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后,就能适应生产中的环境变化,降低安全事故减少人身伤亡。
  
  三、环境的安全管理
  煤矿井下生产决定了煤矿生产的客观环境问题,决定了必须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井下生产的五大自然灾害等随时会威胁到职工的生命和企业安全生产。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和连队(班组)安全管理共同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例如:在井下生产中,在工作面进行初步巷道掘进及回采时,应先预测相临或临近巷道的位置,预测有无水害、有害气体,在兼作行人的巷道中行走或提升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巷道贯通时有害气体防治,坚持“探三掘一、先探后掘”等原则。
  
  四、措施管理、整改原则
  各级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把查出的隐患和对涉及人身安全的巷道及设施、设备等环境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关措簏并限期整改,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五、反馈原则
  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制定了相关的反馈制度以达到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六、处罚与奖励原则
  事故的发生的75%是由于职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违反作业规程造成的,井下“三违”的时有发生,对“三违”现象中职工存在侥幸心理或麻痹大意的进行处理,通过教育等警戒他人。对在工作环境出现不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时,职工有权制止继续作业,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汇报。企业对拒绝违章作业、及时汇报险情的职工给予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七、职工教育、培训原则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新工人及特殊工种必须参加教育培训及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企业除了认真组织新工人和特殊工种培训外,还利用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和教育及通过开展安全betway必威官方网站 竞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当然以上所阐述的只是个人从事安全工作以来的一些看法,仅供安全生产管理者参考,并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