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安全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9日
  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基础。“安全”也可视为一种产品,在电力企业中,如果出了一次事故,可视为产出一个废品;如果出了一次障碍,可视为产出一个次品;只有安全顺利完成任务,才视为产出正品。
  
  决定产品质量的多种因素中,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也越发显出其重要性。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纵观一些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事后控制的管理方法,随意性很大,不可避免地给安全管理造成被动的局面,也给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何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使供电企业的生产能力顺利进行,效益能充分提高,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能更好实现。转变管理观念,由事后控制的管理方法转为事前预防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是一条可行之路。
  
  县供电企业是电网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加强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之中,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实行全面控制,可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
  
  下面从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特点论述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全面性。不仅注重“安全”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要注意影响“安全”质量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电力系统对安全的要求相当严格,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来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但是县供电企业因人员较少,分工不够精细,且工作量又相当大,因而在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时,常常顾此失彼,不够全面。加上参加生产施工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在生产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安全”工序质量关和工作质量关,从过程中控制事故的发生。
  
  一项工程从准备到结束,中间有诸多环节,任一环节上发生偏差,都有可能造成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因此,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和调度规程有关规定,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环节任务,是控制安全事故的组织制度保证。在生产施工中,需要大量工程材料,严把进货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工程中,是保证安全工作质量的“物”的方面;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辞退,保证施工队伍的高素质,是确保安全工作质量的“人”的方面。控制好影响“安全”质量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也就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安全”产品的合格率。
  
  管理范围全面性。对“安全”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进行质量管理。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结束评价阶段。因此,形成“安全”产品的全过程也可以分为安全准备阶段、安全施工阶段、安全评价阶段。每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安全准备阶段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安全施工阶段和安全评价阶段,安全施工阶段完成的好坏,又影响到安全评价阶段,安全评价是否彻底,又会影响下一个工程安全准备阶段。首先要做好安全准备阶段的工作,从工程设计开始依据《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和《电力工程安全技术手册》的安全数据在技术上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再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工作量的大小,合理安排施工进程,处理好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预想诸如气候、地形、行人车辆等会给施工安全带来不利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从管理上避免误伤等事故的发生。工程开始前,根据流程图控制好每一个环节,避免出现一点失误满盘皆输的情况。施工阶段中,首先要开好班前会,明确个人的工作范围和安全职责,再按规程规定作好安全技术措施,工作负责人和安监人员必须坚持在现场,对出现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及时制止,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罚,对精神状态不佳的施工人员要求他们暂时停止工作,待状态恢复正常后才容许工作。安全评价阶段,对此次工程中出现的一些违章现象,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违章人员进行相应处罚,对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奖励,并将在此次工程所取的经验和教训带到下一个工程中,使下一个工程的“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加管理的人员全面性。要求各有关部门,各环节的全体职工都参与安全管理。在县供电企业生产施工过程中,参与安全管理的人不能仅仅只是少数几个人,而应该是与工程有关的全体成员。管理层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使其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和所享受的权利,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完成“安全”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质量管理的方法全面性。运用多种管理方法,确保县供电企业生产施工安全顺利完成。可以运用目标管理等方法,由管理层制定安全总目标,将总目标分解,由班组制定班组安全分目标,班组成员制定个人安全分目标,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形成目标体系,并根据各级分目标完成的情况,制定奖罚措施,充分调动局部和个人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安全总目标。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也会给县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