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高速公路灾害事故特点及灭火救援处置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1月31日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公路运输越来越密集,高速公路车辆事故也越来越频繁,发生次生灾害越来越危险,给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危及人民生命,严重影响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我支队参与高速公路灾害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参战官兵的人身安全。结合工作实际对高速公路灾害事故的处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高速公路事故特点
(一)事故发生频率高、偶然性大,极易造成交通中断。312国道、314国道和省道途径吐鲁番地区,是进入新疆及南疆地区过往车辆的必经之路,特别是312国道后沟路段和314国道干沟路段境内高速公路也有弯道多,坡道陡,桥梁、隧道多等特点,受路况、车况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且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由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少、分隔行驶以及全封闭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其它车辆继续驶入就难以掉头、分流和疏散,易造成高速公路堵塞,导致交通中断,如2007年4.4液化气槽车颠覆泄露事故造成314国道中断4天4夜。
(二)人员伤亡重、事故危害和损失大。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数十辆甚至上百辆汽车首尾相撞,可直接导致汽车内的驾驶员、乘客伤亡;汽车失控后易坠入落差较大的路沟、江河或侧翻等,造成群死群伤的可能性大。
(三)易引发火灾、次生灾害和“二次事故”。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可能直接引发火灾,即使事故后没有立即发生火灾,但燃油四处流淌,起火燃烧的危险性较大;装载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事故发生后,如警示标志设置不及时、不规范,极易造成后续车辆避让不及,引发二次交通事故。
(四)救援专业性、技术性强、难度大。由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偶然性较大,且时间、地点不定,救援人员很难及时掌握灾情,事故造成道路堵塞导致救援力量难以接近事故现场;多车相撞时,救援任务点多线长;车辆毁坏变形或翻车后坠入路沟造成疏散人员困难;且灭火救援时的供水主要依靠消防车的自备水等各种不利因素,对救援技术要求很高,给救援工作增大了难度。
二、处置程序和措施
(一)询问情况
中队接警中心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情况,并应立即与高速交警部门取得联系,确定事故的准确地点及消防车辆行车路线,要求在来车方向三公里处有效布控,封闭道路并派车在高速入口处引导抢险车队进入高速公路。凡是灾害事故现场在没有实行交通管制和道路封闭前,消防部队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同时要将情况及时支队值班室。
(二)有序出动
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应根据险情指定人员、车辆携带抢险救援器材赶往现场进行救助,同时部署好留队执勤力量,并视情向支队请求调集增援力量。
(三)准确停车、注意安全
消防部队到达现场选择停车位置时,不仅要有利于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的展开,而且要考虑到高速公路的通行,特别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次生事故”。救援车辆应停靠在事故车辆的同一车道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并尽量避开地势低凹处,距事故现场30~100米左右。灭火救援行动中,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必须设立2名观察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确保参战官兵人身安全。
(四)现场侦察
1、查清事故车辆数量、车型及被困、伤亡人员数量和位置。
2、查清事故车辆油箱有无燃烧或爆炸的可能,是否需要水枪冷却保护。
3、查清是否有泄漏物质对环境污染或需要围堵,利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的化学危险品的浓度及扩散范围。
4、查清是否需要破拆,以及破拆的途径和方法。
5、查清事故现场的布控和警戒情况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五)救援准备
根据现场侦察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明确人员分工,提出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装备准备:液压剪扩器、金属切割机牵引装置、送排烟机、医药箱、躯体固定气囊、担架等救助设备。
2、个人防护:救护人员必须穿戴战斗服、反光背心、手套,携带通信设施,视情装备空气呼吸器、照明灯、导向绳、方位灯等。
3、安全措施:
(1)当现场指挥员认为现场交通布控不能确保施救人员安全时,任何消防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员应及时向路政、交警部门通报情况,待布控完毕,确保安全后再组织进入现场施救。如遇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泄露,指挥员应将根据侦检情况所需确定的警戒范围及时通报路政及交警部门。
(2)现场观察员应分别选择能通视事故现场来车方向200-500米处和救援现场10米处适当位置就位,遇有坡道等影响视线障碍时,应尽可能选择在坡顶等有利于观察的位置,且应确定对讲机、红旗、口笛、扩音器等联络方式。
(3)遇类似油罐槽车交通事故时,应对流淌、泄漏液体加强防护,防止造成大面积火灾事故。
(4)坠入深谷的车辆,若有人员伤亡,应安排有经验的救援人员进行施救,并穿上救生衣、携带安全绳等。
(5)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齐全个人防护装具,以免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六)处置方法和措施
1、迅速成立救援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实施统一指挥并指定专人做好现场情况记录。
2、如有人员被困,要使用液压剪扩、切割等破拆工具破拆变形的车厢外壳,积极抢救车厢内的遇险人员,并根据需要调集大型牵引起重车辆到场协助救助;破拆车体时,应使用雾状水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化,引起油蒸气爆炸,发生火灾。
3、对救出的重、急伤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后利用救护车或现场车辆迅速转送医院救治;对难以很快救出的危、重伤员要让现场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置后进行救护。
4、如事故伴有火灾,要用喷雾水冷却车辆油箱,用泡沫覆盖地面流淌的燃油,消除潜在危险,为营救被困人员创造条件。
5、对事故次生的化学事故,消防人员应采取关阀断料、器具堵漏、稀释降毒、筑堤导流等措施,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和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并按化学危险品性质做相应处置。
6、组织好现场供水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救援所需用水和装备、给养及时运抵事故现场。
(七)现场清理
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洗,防止次生灾害和事故再次发生。
2、清点参战装备、人员数量、察看有无人员受伤和装备受损,组织部队安全撤离。
3、认真填写各种登记,将救援情况及时报告指挥中心。
三、行动要求
(一)指挥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观察事故现场动态,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救援方案,向现场政府领导建议调集增援力量和器材。
(二)在出警途中,要服从高速交警指挥,按照指定的入口驶往现场,事故处置完毕后,要按现场交警人员的指挥返回,不得在高速公路上调头返回。
(三)及时救人是消防救援现场处置的主要方面,应最大限度的抢救人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四)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到事故现场投入救援。
(五)救援过程中应作好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事故现场,并随时观察事故车辆及所载物品是否有爆炸的危险。
(六)对伴随有化学灾害事故的交通事故,应严格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进行。
(七)高速公路事故处理完毕后,大(中)队带队干部应立即向支队值班室汇报处置结果,并认真做好战评总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