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静力压桩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22日

    1.压桩机作业区内应无高压线路。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压桩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在距离桩中心5m以外监视。
    2.机组人员作登高检查或维修时,必须系安全带;工具和其他物件应放在工具包内,高空人员不得向下随意抛物。
    3.压桩机安装地点应按施工要求进行先期处理,应平整场地,地面应达到35kPa的平均地基承载力。
    4.安装时,应控制好两个纵向行走机构的安装间距,使底盘平台能正确对位。
    5.电源在导通时,应检查电源电压并使其保持在额定电压范围内。
    6.各液压管路连接时,不得将管路强行弯曲。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液压油过多流损。
    7.安装配重前,应对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在紧固件未拧紧前不得进行配重安装。
    8.安装完毕后,应对整机进行试运转,对吊桩用的起重机应进行满载试吊。
    9.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等良好,各部件连接牢固。
    10.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起重机起升、变幅机构正常,吊具、钢丝绳、制动器等良好。
    11.应检查并确认电缆表面无损伤,保护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源电压正常,旋转方向正确。
    12.应检查并确认润滑油、液压油的油位符合规定,液压系统无泄漏,液压缸动作灵活。
    13.冬季应清除机上积雪,工作平台应有防滑措施。
    14.压桩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压桩人员和吊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15.当压桩机的电动机尚未正常运行前,不得进行压桩。
    16.起重机吊桩进入夹持机构进行接桩或插桩作业中,应确认在压桩开始前吊钩已安全脱离桩体。
    17.接桩时,上一节应提升350~400mm,此时,不得松开夹持板。
    18.压桩时,应按桩机技术性能表作业,不得超载运行。操作时动作不应过猛,避免冲击。
    19.顶升压桩机时,四个顶升缸应两个一组交替动作,每次行程不得超过1OOmm。当单个顶升缸动作时,行程不得超过50mm。
    20.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离机1Om以外。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21.压桩过程中,应保持桩的垂直度,如遇地下障碍物使桩产生倾斜时,不得采用压桩机行走的方法强行纠正,应先将桩拔起,待地下障碍物清除后,重新插桩。
    22.当桩在压人过程中,夹持机构与桩侧出现打滑时,不得任意提高液压缸压力,强行操作,而应找出打滑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
    23.当桩的贯人阻力太大,使桩不能压至标高时,不得任意增加配重。应保护液压元件和构件不受损坏。
    24.当桩顶不能最后压到设计标高时,应将桩顶部分凿去,不得用桩机行走的方式,将桩强行推断。
    25.当压桩引起周围土体隆起,影响桩机行走时,应将桩机前进方向隆起的土铲平,不得强行通过。
    26.压桩机行走时,长、短船与水平坡度不得超过5°。纵向行走时,不得单向操作一个手柄,应两个手柄一起动作。
    27.压桩机在顶升过程中,船形轨道不应压在已人土的单一桩顶上。
    28.压桩机上装设的起重机及卷扬机的使用,应执行JGJ 33—2001第4章的规定。
    29.严禁吊桩、吊锤、回转或行走等动作同时进行。打桩机在吊有桩和锤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30.遇有雷雨、大雾和六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一切作业。当风力超过七级或有风暴警报时,应将打桩机顺风向停置,并应增加缆风绳,或将桩立柱放倒地面上。立柱长度在27m及以上时,应提前放倒。
    31.作业完毕,应将短船运行至中间位置,停放在平整地面上,其余液压缸应全部回程缩进,起重机吊钩应升至最上部,并应使各部制动生效,最后应将外露活塞杆擦干净。
    32.作业后,应将控制器放在“零位”,并依次切断各部电源,锁闭门窗,冬季应放尽各部积水。
    33.转移工地时,应按规定程序拆卸后,用汽车装运。所有油管接头处应加闷头螺栓,不得让尘土进入。液压软管不得强行弯曲。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