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铁塔组立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8月03日
技术及安全措施交底记录
                                                           编号:110GSHD-YZ-02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交底时间
 
听讲单位
 
交 底 人
 
交底地点
 
 交底依据和主要内容:杆塔作业指导书、杆塔安全措施、杆塔基础质量措施、杆塔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工程名称:
二、线路方向:
三、杆塔组立施工注意事项
1、自立塔组立采用内悬浮抱杆分解组立。
2、铁塔组装使用的各种规格的塔材、螺栓、垫片、脚钉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3、2对水平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4、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5、螺母拧紧后, 螺杆露出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 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6、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
7、直线耐张塔,中相跳线横担安装在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
8、铁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达到扭矩标准)。架线后应复紧一遍,达到扭矩标准。应在铁塔顶部至边导线以下之间的全部单螺母螺栓的外露螺纹上刷灰铅油,以防螺母松动。基础顶面以上8米塔身安装防盗螺栓。接地眼孔位置暂不安装防盗螺栓。
四、              杆塔组立施工质量严格执行《35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和《杆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全部规定。
五、杆塔组立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要正确填写安全工作票,工作票签字齐全、有效;各作业点要明确指定安全监护人,各施工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业中必须到岗到位。
2、坚持班前讲话制度,在各道工序开始前,由施工队现场工作负责人宣读安全工作票,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
3、施工前施工队工作负责人必须对施工人员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宣讲安全工作票和安全监护制度,并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4、工作负责人应掌握抱杆各部绳索的受力情况,起吊重量,不得超过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
5、所有起吊的工器具必须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规格配备,不得擅自改动。 施工前必须对工器具进行检查核对,不得带病或超负荷使用。
6、所有的拉线地锚埋深、埋设距离必须按技术要求实施。
7、塔片的控制大绳必须通过地锚或角钢桩进行控制,不得用人力直接控制。
注:脚钉安装方位:直线塔顺面向大号安装在D腿上,转角塔:面向受电侧,左转时脚钉设置在右后腿,右转时设置在左前腿。0°00′00″时按照在右后腿上。
(见续页)
 
(续前页)
8、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带必须胸带、腿带齐全,登高前必须进行检查,按规定全部系牢。安全带必须系在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准低挂高用,在塔上活动时,必须踩在牢固的塔件,不得踩踏或扶靠未紧固的塔材。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胶底鞋。
9、塔片组装后,所有塔材的活动端必须用铁丝绑扎牢固,所有的螺栓必须紧固,防止塔材坠落伤人。
10、塔片起吊后或升降抱杆时吊件垂直下方严禁有人。
11、地面、高空组装人员,应用尖扳手等工具进行眼孔找正,不得用手指直接进行。
12、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调整抱杆角度时应用手扳葫芦进行,严禁采用人力直接调整。
13、工器具应用小绳进行上、下传递,不得抛扔;塔上作业人员应将工器具放在工具袋内或挂设牢固,不得浮搁在塔上,防止高处坠物打击伤害。
14、遇有雷雨、浓雾、六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立塔作业和高处作业。
15、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条款的内容。
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佩挂胸卡。
2、施工现场必须设有施工作业标示牌。施工作业现场设有警戒围网。
3、必须坚持每周的安全活动、质量活动并有记录。
4、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
5、进入施工现场的小型工器具必须摆放整齐,下面有垫物。
6、注意环境及植被保护,现场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不留工业垃圾。
细则:
1、 杆塔组立必须有完整的施工设计,杆塔组立过程中,应采取不导致部件变形或损坏的措施。施工设计应对杆塔本体及构件在组立过程中的受力进行验 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入动荷影响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承受最大弯矩时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低 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设计安全系数;
   2)、计入动荷影响后,钢结构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低于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允 许应力。
2、杆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或垫板。
3、 当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2)、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 母可与螺母相平;
    3)、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
4、 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立体结构:
    a.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b.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2)、对平面结构:
    a.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
    b.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下同)或按统一 方向;
    c.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注: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
5、 杆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 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 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
 6、 杆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其扭紧力矩不应小于6-1的规定。 螺杆与小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

表6-1 螺栓紧固扭矩标准
 
    表内扭矩值适用于4.8级螺栓,更高级别的螺栓扭矩值由设计规定。扭紧各种 规格螺栓的扳手宜使用力臂较长的扳手。
7、 杆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一次,架线后还应复紧一 遍。复紧并检查扭矩合格后,应随即在杆塔顶部至下导线以下2m之间及基础顶面 以上2m范围内的全部单螺母螺栓的外露螺纹上涂以灰漆,或在紧靠螺母外侧螺纹处相对打冲两处,以防螺母松动。使用防松螺栓时不再涂漆或打冲。
8、 杆塔组立及架线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6-2的规定。
表6-2 杆塔组立允许偏差
偏差项目
110kV允许偏差值
电杆结构根开
-30mm~+30mm
电杆结构面与横线路方向扭转(即迈步)
30mm
双立柱杆塔横担在主柱连接处的高差
70mm
直线杆塔结构倾斜
50mm
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顺线路方向位移(mm)
50mm
等截面拉线杆塔立柱弯曲
最大40mm
转角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间横、顺线路方向位移(mm)
50mm
 
9、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产生预倾斜,倾斜值应视塔的刚度及受力大小由设计确定。架线挠曲后,塔顶端仍 不应超过铅垂线而偏向受力侧。当架线后塔的挠曲超过设计规定时,应会同设计单 位处理。
10、 拉线转角杆、终端杆、导线不对称布置的拉线直线单杆,在架线 后拉线点处不应向受力侧挠倾。向反受力侧(轻载侧)的偏斜不应超过拉线点高的3 ‰。
    

表6-3 采用冷矫正法的角钢变形限度
 
12、 工程移交时,杆塔上应有下列固定标志:
    1)、杆塔号及线路名称或代号;
    2)、耐张型杆塔、换位杆塔及换位杆塔前后各一基杆塔的相位标志;
    3)、高杆塔按设计规定装设的航行障碍标志;
    4)、在多回路杆塔上应注明每回路的布置及线路名称。
     
    第三节 混凝土电杆
    1、 混凝土电杆及预制构件在装卸运输中严禁互相碰撞、急剧坠落和不 正确的支吊,以防止产生裂缝或使原有裂缝扩大。
    运至桩位的杆段及预制构件,当放置于地平面检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端头的混凝土局部碰损应进行补修;
    2)、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及构件不得有纵向、横向裂缝;
    3)、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及细长预制构件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 超过0.1mm。
    注:本规范混凝土电杆是指离心环形混凝土电杆。
    2、 钢圈连接的混凝土电杆,宜采用电弧焊接。焊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必须由经过电杆焊接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的焊口应及时清 理,自检合格后应在规定的部位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
    2)、应清除焊口及附近的铁锈及污物。
    3)、钢圈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V型坡口多层焊。
    4)、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宽度应符合6-4及6-5的规定。
 

图6-5焊缝加强面尺寸图
 

表6-4 焊缝加强面尺寸(mm)
 
3、焊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一个焊口宜连续焊成,焊缝应呈平滑的细鳞形,其 外观缺陷允许范围及处理方法应符合6-5的规定。
              表6-5焊缝外观缺陷允许范围及处理方法

 
 
    4、采用气焊时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钢圈宽度不应小于140mm;
    2).应减少不必要的加热时间,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减少电杆混凝土因 焊接而产生的纵向裂缝。当产生宽为0.05mm以上的裂缝时,应采取有效的补修措 施,予以补修。
    5、因焊口不正造成的分段或整根电杆的弯曲度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2 ‰。超过时应割断调直,重新焊接。
    6、 电杆的钢圈焊接接头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锈处理。设计无规定时, 应将钢圈表面铁锈、焊渣及氧化层除净,然后涂刷防锈油漆。
    7、 混凝土电杆上端应封堵,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下端不封堵,放水孔 应打通。
    8、 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 50mm。分段组合叉梁,组合后应正直,不应有明显的鼓肚、弯曲。横隔梁的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应为±50mm。
第四节 拉   线
    1、 采用楔形线夹连接的拉线,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夹的舌板与拉线应紧密接触,受力后不应滑动。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 安装时不应使线股损伤;
    2)、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的松股,其断头应用镀锌铁丝扎牢,线夹尾线宜 露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采取有效方法扎牢或压牢;
    3)、同组拉线使用两个线夹时,其线夹尾端的方向应统一。
    2、 拉线采用压接式线夹时,其操作应符合下列规程的规定:
    1)、液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 程》(试行)的规定;
    2)、爆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试 行)的规定。
    3、浇铸合金锚头的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铸前应将锚具内壁和拉线端头的油污、铁锈和附着物清除干净并烘干, 拉线端头应散股清洗,清洗的长度不应小于连接部分长度的1.5倍;
    2)、浇铸时对于合金熔化、浇铸温度以及锚具的预热等应符合有关规定;整只 锚具必须一次浇铸完成;
    3)、锚具浇铸完毕后,出口处的线股不应有明显的松股或叠股。
    4、 杆塔的多层拉线应在监视下逐层对称调紧,防止过紧或受力不均而 使杆塔产生倾斜或局部弯曲。
    5、 对有初应力规定的拉线应按设计要求的初应力允许范围,在观察杆 塔倾斜不超过允许值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与调整。
    6、 架线后应对全部拉线进行检查和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线与拉线棒应呈一直线;
    2)、X型拉线的交叉点处应留足够的空隙,避免相互磨碰;
    3)、拉线的对地夹角允许偏差应为1°,个别特殊杆塔拉线需超出1°时应符 合设计规定;
    4)、NUT型线夹带螺母后及花篮螺栓的螺杆必须露出螺纹,并应留有不小于 1/2螺杆的螺纹长度,以供运行时调整,在NUT型线夹的螺母上应装设防盗罩,并 应将双母拧紧,花篮螺栓应封固;
    5)、组合拉线的各根拉线受力应一致。
 
听讲单位负责人:
听讲人数
 
 
讲授效果:
             
 
 
 
 
 
技术及安全措施交底签到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交底人
 
听讲人员签名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1
 
15
 
29
 
2
 
16
 
30
 
3
 
17
 
31
 
4
 
18
 
32
 
5
 
19
 
33
 
6
 
20
 
34
 
7
 
21
 
35
 
8
 
22
 
36
 
9
 
23
 
37
 
10
 
24
 
38
 
11
 
25
 
39
 
12
 
26
 
40
 
13
 
27
 
41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