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 构筑和谐的安全文化环境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29日

    五、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制,鼓励正确行为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科技再高,责任再大,没有人负责不行,关键是人的责任心。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制是构成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实行目标责任制。

    明确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副职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中层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责,各岗位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按照领导包线、中层包片、管理人员包点的“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属地管理”原则,制定出各级、各部门安全工作的牵头人、责任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细化、量化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使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把安全作为一种能力来考评,作为干部任免和员工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工资、年终奖金挂钩。切实促进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各级安全责任的落实。

    2、鼓励正确行为。

    企业安全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员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员工的深层观念之中。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员工感到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它员工树立了实际的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因此,对符合企业安全价值标准的行为不断给予鼓励和强化,是巩固企业安全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六、发挥组织优势,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对安全生产来说,合理的机制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服从意识,但不合理的机制会挫伤员工的安全遵从积极性。在安全管理中,除了强调制度的严厉性,也要注重感情投入,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消除他们对安全管理罚款的模糊认识,建立相互沟通的桥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就需要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优势,以组织的“三心”(知心、诚心、热心)换员工的“三心”(精心、安心、忠心),解除员工思想上的安全隐患。

    1、知心。

    把调整安全心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安全心态就是对待安全工作的心理状态,包括正常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这就要求各级组织负责人要深入到职工中去,了解他们工作的心理状态,要做到"四察":一察情绪是否正常;二察态度是否积极;三察行为是否踏实;四察头脑是否清醒。针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疲劳心理、侥幸心理、取巧心理、麻痹心理、烦躁心理、冒险心理、紧张心理、盲目自信、经验主义等不良心态,主动承担起安全态度教育的任务。切实改变"落实安全措施是给领导看"的错误想法。

    2、诚心。

    在知心的基础上,本着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原则,诚心做通职工的思想工作。员工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深入理解他们,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去激励、关爱他们。这种以亲情关爱员工,满足其生活需求的理念,是一种大安全观。因为员工追求和满足程度必然向高层次的安全生产的满足转移。这是一种事业的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们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然后才要求满足有利于他们所属的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群体是个体的扩展和延伸,需求的满足也必须按照这个顺序。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不把安全工作看作是领导的事,而当作自己分内的事,看作是自己应尽的权力和义务,从而才能强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我不害人、人不害我”的行为规范,提高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3、热心。

    从细节入手,采取必要切实的措施保证员工的利益,使员工有归属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做好员工加班的饮食、卫生与营养调剂;创建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还要保证《安全生产法》中明确的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拒绝权、避险权、求偿权、防护权和教培权。企业在对人员配置定岗时,要因人而宜,人尽其才。应充分考虑每位员工的性格、能力、心理因素等,适当考虑员工的兴趣和尊重个人的意向,以企业的总体利益为重,这样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积极争当企业主人翁,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利用好人才资源。

    通过组织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换得员工尽职尽责的“精心”,敬业爱岗的“安心”和服从安排的“忠心”。

  总之安全文化的构建内容丰富,是一个不断渗透、逐步建立的过程,但以当前企业安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以上六个方面更能体现企业安全文化的魅力和效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