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

作者:栾兴华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9月28日

 “可以衡量的工作才能完成”,这对安全文化建设来讲同样适用。同诸多的企业管理要素一样,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可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进行科学的量化管理的(见图1)。安全文化建设的状况需要运用一个定期的、前导的,有目标的监测和考量机制来衡量,以确保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正确、积极、有效地发挥功用。

  图1安全文化量化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素的相关性

 

  安全文化的量化到底与安全管理有多大的关系呢?通过对安全管理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推敲,你会发现,其思路是对各个管理要素定期审核、回顾、衡量来达到持续改进的。其中绩效衡量位于各个管理要素新一轮开始前的最后,其它的各个安全管理环节都要从文字内容、工作实践上直接或间接的为绩效衡量做铺垫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绩效衡量具有可行性(涂颜色的模块表示与量化直接相关)。毫无疑问,没有量化的这几项管理要素,在工作实践中是无法做好的。

  可见,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概念渗透到了安全系统的管理、计划、执行、衡量、审核、回馈的各个环节,使这些环节更加细致,具体并与其完全融合。这种细致的融合关系也恰恰体现了“安全始于细节”的理念。

  我们将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要素从中提取出来,分解战计划、KPI(关键绩效指标)执行及评估(见图2)3个方面,与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实践相结合,分析企业如何进行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

  安全文化量化管理的实施安全文化量化管理可行为3个步骤

  图2安全文化建设量化机制

 

  安全文化建设的量化管理是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要想真正让安全文化建设为企业服务,产生经济技益,从安全经济学角度来讲,量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量化管理不需要额外的费用支出,只要领导带头,动员职工踏踏实实地做下去,定会收获这3步带来的成功(安全文化建设量化机制内容可见表1)。

  表1安全文化建设量化机制内容

 

  KPI的实施过程也是对其进行监测的过程,在这里将实施工作从企业、管理者及员工3个层面来介绍。

  1.企业层面的安全文化监测实施机制

  监测的目的是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计划健康有序地进行,因此安全文化的监测应该是一项具体的、指标化的、定期的、长期的工作,“刮一阵风、下一场雨”即偃旗息鼓的做法是搞不好的。

  目前采用的主要监测实施方法是指标法,包括前导指标和滞后指标。前导指标是监测安全计划及安全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的关键指标,这一指标通常带有主动的、提前的特性。滞后指标主要用来监测发生的安全事故及事件的情况,往往是一种被动式的、滞后的监测。前导指标与滞后指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某项工作或事件发生频率、次数、时间、人数、个数等数据,做到从“量”上来了解,从“量”上入手做分析,从“量”上来做决策。

  这两种指标有可能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相互转化。例如从事故预防的角度来考虑、隐患报告数量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前导指标,但从发生安全事件的角度出发,隐患又变成了滞后的指标。

  前导指标主要包括:

 

  滞后指标主要包括发生的各类事件、事故,如表2“事故统计”栏中所列的各项。

  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是以月份为基础来监测的。表2是一个公司月度安全指标统计的例子。

  表2公司月度安全指标统计表

 

  通过对表2列出的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月安全文化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本月“现场安全审核的次数”为“20”(对本公司员工)、“2”(对承包商),其指标为40次/月,由此可见,现场安全审核的力度不足,特别是对承包商审核的次数严重不足。据此实际情况,通过对以往审核数据的分析及审核报告质量的分析,就可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案,如领导带头,将审核的指标分解、落实到人,指标完成情况与个人工作绩效考核挂钩。

  这样一来,审核的次数多了,员工之间的安全交流就多了,审核的质量也上去了,安全氛围得到了改善,安全问题解决起来也更加得力,安全事故也就自然少了,无形中因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也就避免了。从安全经济学角度看,通过安全指标来有效地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及安全管理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可以说是投资小、效果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