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环保部:环保卫星远程监控秸秆焚烧火点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卫星监测“站得高,看得远”

  从天上看秸秆火点,仅仅是环境卫星业务应用的一小部分。经过多年努力,环保部卫星中心已基本建立了一套以环境一号卫星为主、综合利用其它卫星数据以及无人机航空遥感等数据源的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体系,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都有专门的监测应用系统。

  “地面监测手段跟不上的时候,遥感的作用就发挥出来。”卫星中心水遥感部吴传庆博士说,几年前,舟山群岛暴发赤潮灾害,一位地面监测站站长试图乘船跟踪一次赤潮暴发的过程。这位站长从赤潮出现的地方出发一直追寻,船连续开了7个小时,还没有找到赤潮的尽头。

  “蓝藻水华的监测也是一样,太湖水华暴发面积动辄几十上百平方公里,利用遥感手段大范围快速监测就成了最佳选择。”吴传庆介绍,在蓝藻集中监测的几个月,通过卫星监测的数据每天会传送到环境保护部。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几个月到几年的监测数据,比较不同区域蓝藻首次暴发时间、频率频度等因素,反推出蓝藻的形成条件、变化趋势,还能帮助大家分析蓝藻治理工程是否取得成效。

  “遥感监测数据分析还可以引领地面监测工作。”吴传庆说,按照以往的规定,每年蓝藻地面巡查监测时间为4月底到8月底,然而在卫星监测中发现,蓝藻水华除了在上半年暴发较多,下半年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地面巡查监测的时间从8月底调整到了10月底,部分地区甚至延长到12月底。

  从海上溢油到核电厂温排水监测,从饮用水源保护地监测到面源污染监测,环境遥感的业务应用越来越多。而在生态保护、灾害监测评估等方面,生态遥感监测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到底有多大影响,灾后重建在生态保护方面要注意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天眼”与“地面”的协同中找出了答案。

  卫星中心生态遥感部万华伟博士介绍,卫星遥感是第一步,之后是集中生态保护专家进行会诊。例如,对玉树地震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已经有了初步结果:“灾后生态恢复应以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为主,人工生态建设为辅”、“灾区重建应严格控制人口聚集规模,以小城镇为主”等建议,成为灾后重建的行动指南。

  需求不断增加,后续星青黄不接

  环境卫星发射3年,申请提供卫星数据及遥感应用服务的单位让卫星中心应接不暇。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60周年、西安园博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时,卫星中心在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指导下,和当地政府或环保部门合作,为相应地区提供持续监测,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活动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目前,对遥感监测的需求已经从重大活动大气环境质量保障,扩展到日常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王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区域空气质量联防联控等措施的实行,对环境监测提出更高要求,对卫星监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像宁波、淄博、西安等地,就单独对灰霾、秸秆焚烧等监测提出具体需求。另外,在矿区生态破坏、自然保护区监管、生态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环境遥感监测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王桥说。

  目前,卫星中心正在根据环境卫星的数据特点和观测能力,开拓新的环境遥感应用领域,为环境监测、环境应急预警、环境执法、生态保护、核安全监管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信息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卫星遥感、航空无人机遥感与地面传统监测手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的先进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与快速增长的监测需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环境卫星“青黄不接”的窘境。

  环境一号卫星的两颗光学卫星A、B星于2008年9月发射上天,目前卫星运行时间已经超过了3年的设计寿命。卫星超期服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卫星的数据质量。为保障环境遥感业务应用工作的连续性,目前卫星中心已利用其他卫星数据资源进行秸秆焚烧的日常监测。

  “需求特别多,有时候因为卫星数据跟不上而无法开展业务应用工作,确实非常遗憾。” 厉青博士苦笑着说。

  根据原定计划,我国的环境一号卫星首批发射两颗光学卫星A、B星,一颗雷达卫星C星,形成“2+1”星座系统,最终构建由4颗光学卫星、4颗雷达卫星组成的“4+4”星座系统。

  “污染气体、温室气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的有效观测,都迫切需要依靠我们自主的环境卫星。” 王桥告诉记者,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及其应用,提高遥感监测能力”。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推进环境遥感业务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