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论国内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8月25日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指导下进行。近十年来,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此时期内,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投资建设,扩大规模上。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体制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应该在于按照国家《安全法》制度编写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也应注重制度得以落实、实施,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安全、可靠地发展。
        关键词: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落实;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损失巨大,令人痛心[1]。事实证明,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1、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是企业和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只有真正在思想上认识、落实制度,并服务于生产的进程,安全才真正形成一股良性的生产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1、它为职工提供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拥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管理制度是通过无数次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对安全生产起着指导作用,对职工起着约束作用,是职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各个层次和岗位有时在接受新的工作者,这些人或者工作经历不够,管理经验较贫乏,或者分别来自单位内不同岗位,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因而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统一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2、它能有效地减少 “三违”现象。“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违”不一定出事故,但出事故必定和“三违”有关,这句话很好地道出了控制“三违”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三违”是管理和人的问题,以管理问题尤为突出[1]。由于管理性违章所涉及的是一个方面或一个单位,因而管理性违章的危害远大于其他性质的违章。而安全制度是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正因为安全制度的这种作用,所以完善的安全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三违”现象。
        1.3、它能将事前预防的安全管理变为与事中控制的安全管理。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必须实现安全管理“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要明确事前如何预防、事中如何控制、事后如何处理,就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1.4、它为国家安全生产提供前提和基础。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实现生产安全,并且建设生产安全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建立职工的行为规范,贯彻国家要求,查禁管理性违章,将安全管理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而这正是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2、当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现状及缺陷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尽可能的减少各方面的生产成本。与此同时,《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给各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的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安全投入也不例外,投入的资金少了,相应的安全教育、配套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自然做不到位,这就使得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近年来,我们在探索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全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危险源辨别》、《现场处置方案》等安全文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但是我们国家安全管理现在还存在许多的重要问题如:⑴安全制度不完善;⑵安全责任不清;⑶安全文化教育欠缺;⑷安全制度不能落到实处等[3]。
        3、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
        针对当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几点问题,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从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方面进行完善;
        3.1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新机制。从目前的管理体系看,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事故后“亡羊补牢”的经验做法上,其步骤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等,这仅局限于预防事故的再发生,使安全管理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而现在新的安全管理机制要求企业从全局出发,评价和寻找可能产生事故的危险源。通过控制危险源,从而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这样安全管理就从经验化管理到预见性管理进行了转变。
        3.2建立合理的安全检查制度。如何有效的预防事故,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要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做好事前监督、检查上。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2.1督、检查规范化。按照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确立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时间、检查程序,确保检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4]。
        3.2.2充实队伍。根据安全监管范围及责任,合理配置安全监督机构,配备安全专(兼)职人员,保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把那些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坚持原则、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充实到监管队伍中来,提高安全监管队伍素质,提高安全检查监督质量。
        3.2.3做好事前监督、检查。体现在监督、检查上就是要把重点放在事前日常监督检查上,要深入基层,摸清情况,采取定期、不定期和动态、静态的方式,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部署的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