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生产设备评价 炉外承压部件爆漏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仅影响汽水分离,还有可能堵塞排污管,迫使锅炉停炉,有些电厂为此在大小修时割开下联箱封头,寻找掉落的零件,建议在汽包内部装置安装检修时采取措施,防止元器件松脱,掉入下降管、排污管、加药管等管孔内。焊接件应焊接牢固,法兰连接件应加紧,连接螺母下应加防松垫圈。

    (3)一台50MW锅炉汽包,内壁多处裂纹,电厂进行了处理:打磨消除裂纹,超限处进行了补焊,并决定对汽包加强检查,监督使用。

    (4)定期排污扩容器存在超压危险。有电厂运行规程规定在汽包高水位时允许通过定期排污扩容器进行事故放水,而现场又无压力表,应严加控制。防止超压及防止冲刷是汽水压力容器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防止超压主要是防止异常工况下的超压,即在任何异常工况下进入容器的汽量与排放(包括安全阀)的汽量要保持平衡。对于亚临界参数锅炉,通过定排进行事故放水具有较大危险性。建议加装远传压力表到控制室,做事故放水至定期排污扩容器的试验,必要时调整排污放水操作规程。

    五、炉外承压部件定期检验缺乏针对性

    (1)各电厂都安排了定期检验工作,但真正查出的问题并不多。我们分析认为:电厂一般都是委托外单位进行炉外承压设备的检验,检验单位按部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对炉外承压部件发生过什么问题,薄弱环节在哪里了解不深,缺乏针对性。电厂要与检验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拟订检验项目计划。

    (2)由于炉外承压部件都处在保温层内,有些又处在高空,检验、检查、维修不太方便。要进行技术分析,先查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分期分批有计划进行。建议检查、检验的重点为:

    1)在设计安装过程中已掌握的薄弱环节或有缺陷的材料部件;

    2)有严重超温记录或累计超温时间长的管道阀门阀件;

    3)喷水量大的减温水管道、阀门、弯头;

    4)喷水减温器的喷水头及随后的管道、联箱、受热面管接头;

    5)振动大的管道、阀门、焊口;
    6)经常发生水冲击的部位;

    7)有汽水两相流的管道、阀门、阀件;

    8)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一次门及前后管道;

    9)排污及流水扩容器入口管区,排汽管区及焊口;曾在异常参数下(如进汽量大,压力温度超过设计标准)运行的扩容器;

    10)已经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运行时间长的主蒸汽管、再热器管、导汽管、联箱、汽包、阀门、阀件。

    六、技术资料管理不规范

    据查炉外承压部件技术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原始资料积累不够齐全,设备台账过于简单,大小修技术记录不够完善,有不少厂没有装订成册,存放比较零乱。建议:

    (1)在机组基建阶段就应注意搜集炉外承压部件的原始资料、数据;管道、阀门、阀件、压力容器等设备材料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资料、数据。如高压管道特别是受监管道的管壁厚度、直径、材质、焊口焊接规范、监察段、蠕变测点安装位置及测量数值、管道焊口的缺陷性质及位置(当然是在合格范围内)都应包括在内,为投产后的监测、问题分析及判断打下基础。

    (2)机组投产后,炉外承压部件的检查、检修、检验应做好技术记录。

    (3)采用“护外承压部件爆漏分析统计表”。广东省电力系统各厂多年来普遍采用“电厂炉外承压部件爆漏分析统计表”,有利于全面掌握炉外承压部件爆漏情况,制订对策。不只是统计停炉事故,而是把所有的漏泄点、故障点作为统计对象,重在真实,重在技术分析,为拟订对策打下基础,与奖惩考核不挂钩。电厂统计存档与上报主管部门合一,每半年统计报告一次。

    该表设如下栏目:

    l)炉号;

    2)时间(年月日);

    3)摘要:①停炉(时间);②降参数减负荷(时间);③检修水压发现;

    4)简图、漏泄点位置及说明;

    5)按设备分类:汽包、降水管,联箱、导管,给水管道、阀件,主汽管道、阀件,再热汽管道、阀件,安全阀、排汽阔、管道,套路阀、管道,疏放水、排污、放气管、表管阀件;

    6)接技术分类:材料,焊缝,磨损,过热,裂纹,其他;

    7)按责任分类:设计不周,安装不良,产品质量差,调整试验不当,检修不良,运行不良,指挥不当,其他;
    (4)建议开发使用《炉外承压部件管理软件系统》,对主要承压部件实行寿命管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