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怎样从火海逃生?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4日

一旦遭遇可怕的火灾危险时,是否能逢凶化吉,这要看您的应变能力如何。

1. 大多数火灾发生在建筑之中,一旦住宅不幸发生火灾时,必须采取下面3项重要应变行动:尽早侦知确实的着火的部位。尽快灭火。尽速逃生。至于上述3种行动,何者最为优先?应依起火场所、时间、原因、建筑物构造而异。因此,受灾人员应力求冷静,采取正确的相应行动。

2. 不论何种火灾场合,发现人员均应大喊“火灾!”、“失火了!”以利通告同一建筑物内其他人员尽速采取协助灭火,或避难逃生的相应行动。如果因过于紧张害怕,致使发不出声音时,可就近敲响洗脸盆、锅、铲等,藉以唤回自己的冷静,且达到通报效果。切忌独自1人闷不吭声地进行灭火,因此时可能因过于紧张而忘记在第1时间,通知同焰火场的其他住户及时避难逃生,而衍生悲剧。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目前防灾教育尚未普及,不少居民生活空间多是住商混合的使用状态,住宅内部可燃物大量充斥,公寓大厦消防设备很少,防火区划不善,逃生路径狭窄,安全条件较差,一旦发生火灾,通报+避难便是一般人应立即采取的应变行动。除非现场有2人以上且火源小而易灭,否则我们不建议独自1人投身火场灭火。

3.我国因“灭火第一”而忽略通知他人,在火势失控后,终致造成多人丧身火窟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火灾时“何时可进行灭火?”“何时应立即避难”的抉择,应相机行事。

4.在消防队抵达救灾前,一般民众可进行初期灭火的条件是:

(1) 现场有灭火器等级以上的设施(如各型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可用。

(2) 确实会使用该类灭火设备。

(3) 火源小且易扑灭。

(4) 救火前已先行通报他人,或救火通报同时进行。

5.如果进行初期灭火行动时,出现下面的火情现象,当事人应毫不迟疑立即避难逃生,切不可因迷恋救火而身陷火窟:

(1) 火焰已向上延烧至天花板。

(2) 现场浓烟充斥,视线极差(烟层已向下扩散至人目高度)。

(3) 现场空间配置,属退路(避难逃生通道)易被阻断时(如单一楼梯、单一出口、铁窗、铁皮、强化玻璃封死等。)

(4) 不熟悉的空间发生火灾(如住在友人家里或住在宾馆、饭店里)。由于目前国内住宅空间大量使用可燃料、易发烟的木制、塑料、化纤合成材质装修,一旦发生火灾、一氧化碳(CO)、氯化氢(HCI)等有毒烟气便充斥其间。人类处在CO达1%之环境状态下,1~3min内便会死亡,而火灾初期密闭空间的CO浓度便可达1%,故产气量高的住宅火灾对人命威胁极大。

5.在烟气含毒性及上升速度达3~5m/s之双重威胁下,冒然进行上下的垂直逃生行为,极可能被致死浓烟追及而命丧火场。因此,火灾时采取避难逃生行为之要领是:先水平避难,获取进一步正确信息,再选择另一未被火烟侵入之楼梯间垂直逃生。万一走廊烟层已接近地面或有猛烈火烟在门外窜烧,此时已不适合出门逃生,应采取“就地避难”行动,以湿毛巾堵塞门缝,风口。如窗外或阳台处亦有烟气窜入,则须迅速关闭落地窗及其他开口,尽量维持生命等待消防队救援,切记不可冒然跳楼。

6. 在烟气中逃生或进行水平避难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 采取低姿势,靠墙,跪膝爬行。

(2) 用浸水的湿毛巾、布片等物捂住口鼻,尽量不要直接吸进烟气。

(3) 人群中最后1人,须记住在通过门扇后立即将门关上,以阻断烟气侵入通道、楼梯间,并局限火势延烧扩大。

假如楼梯被火烧断时,可借助落水管滑下去,或用绳子或用撕开的床单拧成的绳索及其它替代物荡下去。如房间里有小孩、病人不能自逃时,其他人可用被子、毛毯等把他们包好用绳子系下或下降到邻近的阳台上。

从消防观念出发,1层楼的窗户和每层楼的阳台都是安全出口,但问题是许多居民为了防盗而把1层的窗户封闭起来;为了增加使用面积而把阳台封闭起来,这对火灾逃生是十分不利的。

7.楼房着火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下楼。因为楼房失火后,电梯会突然停电,终止运行。人们关在里面出不来,浓烟毒气袭来,就有生命危险。楼房的最重要逃生出路是步梯,步梯内最大的忌讳是堆放杂物。假如楼梯间内经常保持通畅,防火门、防烟门保持完好,楼房失火时,楼梯间内不会有许多烟,有利于人们安全疏散,避免受到火灾的伤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