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幼儿意外伤害急救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9月28日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免不了会遇到意外伤害。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和处理才能尽量减轻伤害呢?

首先要向家长介绍什么是儿童急症救助:在孩子意外受伤或突然患病时,家长应该具有应对这一类紧急情况的基础技能。家长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对孩子采取的简单救助措施,目的是避免受伤或患病儿童情况进一步恶化,但它不取代常规的医疗急救措施,所以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后,还是会根据患儿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急救。

其次,家长要掌握儿童急症救助四步骤:①观察现场:利用非常短的时间观察现场、了解:是否安全,受伤部位,大概发生的时间。②观察评估三要素:当你接近孩子的时候,立即观察需待评估的三要素(外观、呼吸和血液循环)并决定是否需要打急救电话。这个步骤应该在15~30秒内完成。③检查评估五要素:检查需待评估五要素(外观、呼吸、血液循环、身体活动及其他可能情况),并决定是否要打急救电话,以及需要何种紧急救助。④对受伤或患儿实施紧急救助。

再次,向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1.气管异物:对于幼儿来说,异物卡喉是极容易发生的事情。各种坚果、玩具上面掉下来的小部件等都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清扫掉在地上或桌子上的花生、瓜子、钮扣、硬币、水果核等,并且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吃果冻、瓜子、花生等食品。在孩子吃鱼或喝汤时,更要格外小心卡喉。进餐时,家长勿恐吓、责骂、逗弄幼儿,防幼儿大哭、大笑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幼儿异物卡喉的危险程度远大于成人,因为幼儿虽可自如地咀嚼、吞咽食物,但咽反射弱,一旦异物呛入,较难通过剧烈咳嗽反应咳出异物,导致异物吸入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此时家长切不可惊慌,如果幼儿意识清醒,应立即将幼儿上半身前倾,防止异物进一步深入,家长利用腹部推压法,于幼儿后方将手置于其肚脐上方、胸骨下方尖端和肋弓下方,双手交叉,向后向上在幼儿上腹部施压,用足够的压力推压以产生人为的咳嗽,促使排出呼吸道异物,实施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幼儿不能自主呼吸、咳嗽,意识不清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让他人通知120,单独一人时,先进性2分钟的心肺复苏救助,再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法:(1)用压额抬下颌法开放气道,看、听、感受孩子的呼吸,察看异物有无排出,但不要盲目用手指去抠,因为这样有可能使异物进入更深的部位。(2)呼吸急救:用双手固定幼儿的头和下巴,怀疑有颈椎受伤时,不可移动头部,然后家长用口封住幼儿的口,一手捏住幼儿的鼻子,给予2次呼吸,之间稍有停顿,确保幼儿胸部抬起。(3)胸部按压:用一个手掌掌根放在乳头连线稍下方的胸骨上按压,30次胸部按压与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按压时,胸部下陷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1/2,心肺复苏急救持续进行,直到救护人员到达。

2.误服:常见的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家长粗心大意或忙碌中拿错了药;幼儿被家中存放药物、化学制剂的鲜艳包装所吸引而误服。因此家长要做好预防措施:(1)家庭所用的各类清洁剂、消毒剂和药类等化学物品一定要摆放在安全处,并上锁,切忌放入果汁瓶、可乐瓶里,以免孩子误服而中毒。(2)家长要及时清理厨房垃圾,以防孩子误食残渣剩饭,损害健康。(3)经常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吃不明物品

万一幼儿误服,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在幼儿神志清醒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先作初步处理。即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若幼儿已神志不清或不愿配合,则立即到医院,不要忘记带上药物外包装或说明书,并大致估算服药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幼儿误服了强酸、强碱(盐酸、氢氧化钠等),不可催吐。另外,如果幼儿误喝的是碘酒,应立即给幼儿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若错喝的是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就要让小孩尽量地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一定的沉淀及解毒作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