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矿工安全心理研究及对策

作者:张士昌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14日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据统计,全国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炭工业,煤炭工业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事故致因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而煤矿职工的心理隐患是不安全行为的根子,所以,研究矿工的安全心理素质,寻找出一套强化心理素质的方法,防止和减少事故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1、引发事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引发事故的心理状态的最主要表现,可归纳为六个大方面,即情绪不稳、心理挫折、生活事件、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生理心理疲劳。它们是导致矿工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与引发事故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1.1情绪不稳与事故的关系
  从引发事故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情绪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种状态。
  积极型情绪,表现为欢快、激动,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在工作上出现轻浮、散漫。中间型情绪就是情绪稳定,它不易受外界刺激而波动。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变化不显著,能保持平静、正常,所以,不易出事故。这是安全生产所要求的。消极型情绪,当受外部刺激时,表现为忧郁、恐惧、压抑,打乱正常的动作。因此,积极型情绪和消极型情绪就是情绪不稳的两极状态。即大喜过度、悲愤交集、怨恨交加、大起大落、心不在焉、魂不守舍、郁郁寡欢、千悉百结等等。
  例如:某矿近几年三十多起工伤事故中没有一起是自然事故,完全是责任事故,经事故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个人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如没有分得住房,先进没评上,对奖金分配有意见,引起了不满情绪而导致事故的占20%。第二,因家庭夫妻关系不和,与邻里之间闹纠纷,生活有困难等原因产生消极情绪而造成的事故占18%。第三,过分兴奋或忧虑,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精神不振而出事故占14%。第四,其它原因,如忙于上井办事,与情人约会,买礼物回家过节,人在井下心在井上,弄得自己忘乎所以,忘掉安全,而发生的事故占20%。第五,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占17%。第六,生产条件变坏,地质条件状态不清楚,急于生产,盲目乱干,这类事故占9%。因此说,情绪不稳引发责任事故的可能性极大,这种心理状态对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1.2心理挫折与事故的关系
  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所以,挫折是经常发生的。心理挫折是一种心理状态,既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心理体现。
  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对人构成一种感情上的威胁,使人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人在受到挫折时,感情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的丧失,失败和愧疚的增长,从而形成一种紧张、忧虑、悲惧等复杂的心情。
  造成矿工的心理挫折,从外部环境说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然因素,煤矿安全生产受到时间、空间、作业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到五大灾害的威胁(水、火、瓦斯、冒顶、煤层突出)。工作环境恶劣。如井下黑暗,给生产造成许多不便,工人要随时随地携带矿灯,否则寸步难行,这就增加了安全难度。井下作业空间狭窄,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伸手,一投足,都应时时保持警惕,否则就会四处碰壁,出现破皮红伤,甚至出现人身事故。井下地质条件多变,采掘工作面压力不稳定,顶板破碎,局部冒顶事故难免,而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则影响一个区队的生产任务和安全指标的完成,给矿工造成心理挫折。第二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社会上各方面,包括政治、经济、道德、风俗、习惯、宗教等等,都可能和人的要求相冲突,对个人的动机形成阻碍,从而产生心理挫折。最常见的是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包括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班组内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等。
  矿工在受到心理挫折之后,就可能产生以下各种情绪反应:第一种是攻击。在情绪上可能产生愤怒反击行为,对使自己受挫折的人(或物)采取直接攻击,或者产生报复心理,采取报复手段。第二种是压抑。即把自己的愤怒情绪强压下去,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态度。第三种是倒退。即失去对自己控制,理智感降低,出现一种和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行为,象小孩一样任性。第四种是固执已见。不肯改变自己的行为,坚持自己的态度,第五种是妥协。用让步的办法避免冲突,以求得心理平衡或矛盾解决。此类情形造成伤工事故的例子举不胜举。
  1.3生活事件与事故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过多的不悦事件或生活环境的频繁变化,不仅会损坏身心健康,还将导致事故的发生。如家属的不幸死亡、离婚、失恋、受到处分或不公正批评等等,会造成感情上的痛苦,出现精神疲劳,使观察力、注意力下降。迁居、睡眠习惯改变等,会使生活习惯反常,环境的变化使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受到影响,情绪易产生差错。当生活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难以自制时,就可能发生差错。这种差错在煤矿生活中可能酿成事故的发生。所以生活事件的影响从个人心理分析,也是一种心理挫折,即个人在生活事件方面遭遇的心理挫折,由心理挫折引起情绪事故,情绪不稳因素增多,安全系数相对较少,造成事故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1.4侥幸心理与事故的关系
  侥幸是企图偶然地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去不幸。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往往对煤矿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认识模糊。认为出事故的人都是运气不好,即使违章也会平安无事。靠“撞大运”侥幸免灾,是这些人的所谓经验。他们将以往某次或某几次未被发现,或未造成事故的违章行为,作为重新实行这种违章行为的依据,认为这样下去不会出事。最常见的是人几次扒车、踩平巷运输机代行走等,没有出现事故,于是就置“禁止扒车”、“禁止搭运输机”的规定于不顾,在侥幸心理的怂勇下继续违章做事。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