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水害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0日

  煤矿水害事故主要表现在:老空透水事故多发,小煤矿水害事故多发,雨季水害多发,国有大矿淹井损失较大,重大未遂事故多发。国有大矿井巷工程和机电设备较多,一旦发生突水淹井,大部分设备将全部报废,矿井排水恢复后,并井巷维修任务非常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
 
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越层越界开采
 
    部分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已经枯竭,有的煤矿为了经济利益,争夺资源,越界开采相邻煤矿的煤层,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有的煤矿在国有大矿采空区反复掘进找煤,甚至非法开采保护煤柱;有的工业区矿越界开采受奥灰水严重威胁的煤层,导致淹井和伤亡事故发生。

非法、违规生产

    非法矿井无正规设计,边掘边采、盲目生产,导致事故发生。一些小煤矿非法开采防水煤柱,导致水害事故发生。

    另外,一些煤矿对老空水没有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煤矿采掘工程过断层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对煤层顶板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导致突水淹井事故。我国华北地区煤层底板突水、南方煤层中溶洞突水现象比较普遍。小煤矿由于技术人员匮乏,对危害性认识不足,在开采前未制定防治水措施,违规生产导致水害事故。有些煤矿对早期透水征兆重视不够,导致水害事故发生。有些煤矿井下发现有透水征兆时,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采取措施。
 
洪水倒灌、防排水系统不完善

    有些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水位,雨季“三防”措施不落实,洪水直接倒灌井下,发生淹井伤亡事故。大部分乡镇煤矿都未按规定配备防排水系统,并下水仓容积太小,排水管路、泵、电缆不配套。由于小煤矿非正规开采,以掘代采,井下巷道空间也比较小,一旦发生突水,必将导致严重后果。

解决煤矿水害事矿的建议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煤矿企业的水害防治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治后掘”的方针,落实“防、堵、疏、排、截”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严重隐患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主管,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矿区防治水规划的实施,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队伍。煤矿企来应当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每月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其他矿井每季度开展1次水害隐患的排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