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18日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
为了最大限度地挽救153名被困职工的生命,2009年3月28日-4月6日,在山西王家岭煤矿展开了一场矿难大营救。由于井下抽水进展缓慢,救援情况复杂,救援指挥部于3月29日18时决定采取垂直钻井救援办法,通知山西省煤炭地质副总工程师、山西省政府联系专家李振栓到现场。李振拴于18时40分搭车从太原出发匆忙赶赴救援指挥部。23时30分到达后,他同其他专家马上讨论救援方案,把制定方案的重点放在了快速降低水位上,决定在积水巷道最低处对应的地面往下打两个钻孔。通过钻孔,将巷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入到距巷道80米以下的奥陶系含水层内。该方案向救援领导组汇报后,立刻得到批准,此时已是3月30日零时30分。
方案虽然批准了,施工队伍也马上就要进场了,但李振拴整整一宿未合眼,他在思索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尽管山西在灰岩地区的成井率高达70%—80%,但本次钻井必须是百分之百成功,否则就会延误救援时间,责任重大,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失误。天快亮时,他的手机又响了,省煤炭地质局白秀平书记、潘增武副局长等到了现场,要求必须尽快确定井位,钻机马上就到。
在第一个井位确定后,省煤炭地质局114勘察院李新民院长带领钻机人员开始平整场地,李振栓和史志国、马召源,卫继周、张胤彬、吴文敏等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又在开拓平面图上详细查找第二个孔的位置,发现在辅助运输巷北部巷道处打孔有以下有利条件:1.孔位附近预计积水深度2米左右;2.共有4个作业点77名被困工人;3.距出水点较远;4.人员有时间逃生和向此方向聚集的可能。李振拴当即建议将第二个孔由原来设计的漏水孔改变为通风及食物通道孔。经实地测量,2号孔被确定在辅助运输巷内距巷道北头1400米处,并通过GPS在地面确定了位置。李振拴受专家组的委托,起草了建议稿,经专家组讨论后最后形成建议意见。
3月30日23时30分,指挥部批准了专家意见。经过省煤炭地质局148勘察院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2号钻孔进尺251.8米。4月1日上午9时18分,这条生命信息通道终于打通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