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油料安全与效益

作者:郑贤斌 李自力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06日

 前言(1)

  油料安全之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油料一旦发生事故,其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病残,以及财产损失和环境危害使人们难于接受;另一方面由于物质财富的丰富,使人们从生理和心理上对保障生命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保证油料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要搞好油料安全,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油料安全的投入又不应盲目地进行,应对油料的安全投入进行费效分析,使油料安全投入与事故损失之和最小,实现油料安全水平最优为目标。
 
油料安全经济的本质和规律(2)

  1 油料安全经济的本质

  1.1 油料安全经济的研究对象是油料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即通过理论研究和分析,提示和阐明油料的安全利益、安全投资、安全效益的表达形式和实现条件。

  1.2 油料安全经济的目的是实现人、机物、环境三者的最佳安全效益。

  1.3 油料安全经济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和调整人们的安全活动来实现。

  2 油料安全经济的规律

  2.1 油料事故和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

  探求、分析、评价油料事故和灾害损失的理论及方法,特别是根据损失的间接性、隐蔽性、连锁性等特性,探索科学、精确的测算理论和方法,可以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条件下,油料事故、灾害的损失规律和对社会的影响规律。

  2.2 油料安全效益规律

  油料安全的效益与生产的效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油料安全的效益不仅包括经济的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还包括有非价值因素(健康、安定、幸福等)的社会效益。油料安全经济研究安全效益的潜在性、间接性、长效性、多效性、滞后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征,提示了:①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②社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规律,为准确地评价和控制油料安全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油料安全经济的基本原理(3) 

  根据安全事物的客观存在,油料安全经济理论和方法应遵循安全因素属性所概括出以下基本原理。

  1 避免事故或危害有限性原理

  油料生产活动过程中事故、危害事件及其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以避免,但难以完全或绝对避免。意义在于在有限的安全投入条件下,努力使油料事故损失和危害控制在可接受或称之为“合理”的水平上。

  2 安全的相对性原理

  油料安全经济就是要根据社会的技术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对危险的承受能力,为油料的储存、运输、加工过程确认并提供“最低”安全值。

  3 安全的极向性原理

  (1)油料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零——无穷大”的事件,或称“稀少事件”。

  (2)描述安全特征的两个参量——安全性与危害性具有互补关系,即安全性=1-危害性。

  (3)人们从事的油料安全活动,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

油料安全经济投入的评价原理及方法(4)

  油料安全的实用意义之一在于指导油料安全经济评价决策,确定最佳安全投入。下面探讨安全投入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和一种安全经济投入优化方法。

  1 油料安全经济投入最优化原则

  油料安全经济投入最优化原则有两种:一是油料安全的经济消耗最低,即“最低消耗”;二是油料安全经济效益最大,即“最大效益”。

  1.1 安全经济投入最低消耗原则

  油料安全涉及两种经济消耗:事故损失和安全成本。两者之和表明了人们对油料的安全经济负担总量,用安全负担函数表示:

  B(S)=L(S)+C(S) (1)

  式中B(S)——安全经济总消耗,曲线规律见图1;

  L(S)——损失函数;

  C(S)——安全的成本函数。

  安全经济最优化的一个目标就是使B(S)取最小值。由图1可看出,在S0处有Bmin,而S0可由下式求得:

  dB(S)/dS=0 (2)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