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莱芜钢铁集团贯彻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5日

(四)、内审是全面检验体系运行符合性和有效性、促进体系不断完善的最重要手段

内审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旧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内审的目的是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完整的判定,一是看体系文件是否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二是看体系文件是否在每个部门都得到了有效实施,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目标、管理方案是否得到了实施,是由企业自己,采用一定方法的、程序化和系统化的审查方式,评价企业建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内审不同于任何形式的安全检查,它是企业集中发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它以其系统、严密、追溯性强的特点,对监控并保障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按标准要求开展内审,莱钢强调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聘请知名专家对内审员进行培训,取得了咨询机构颁发的内审员资格证书,公司根据需要予以聘任,从人员和质量上保证了各单位及公司内审工作的进行;第二,选试点单位进行模拟审核,从感性认识上掌握审核要义,把握审核要领,第三,安排各部门自行按体系要求预审,先初步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后,公司成立内部审核组,编制公司内部审核计划,编制各生产单位内审实施计划和审核检查表,完全按标准和程序文件要求实施内审,对文件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等不符合项进行纠正与验证,并汇总分析突出问题,重点加以解决;内审可以说使体系得到了质的最大提高。

三、把握重点 系统实施 全面控制冶金风险

标准中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核心是危险源,围绕危险源的控制展开了许多重点工作。主要做法是:识别所有危险源并评价其风险,对各类风险,有的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予以消除或降低,有的通过程序或规定等实施运行控制,并且通过检查与纠正确保风险处于持续降低和良好的受控状态中;为保证这一核心工作的有效性,还应当正确进行协商与交流、应急准备与响应等诸多工作,也就是说,标准全部17个要素要有主有铺、系统实施,只有把握住重点、且全部要素都得到正确实施,才能使所有风险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企业最终得到良好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莱钢在系统实施全部要素的过程中,把握的重点除前面所述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制定并实施目标和管理方案、内审等工作外,还重点进行了下面三项工作:

(一) 重新明确职业安全卫生职责

企业原先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对机构与职责有明确的要求和描述,如何使两者协调兼容,是体系策划与实施的重要一环,我们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将体系各要素展开,逐条界定、落实、明确到各部门和人员。机构与职责强调各部门和人员在体系中应做什么,《安全生产责任制》强调做不好应负什么责任,这样,既满足了标准要求,也使原责任制得到了落实。

(二) 结合自身特点策划和实施运行控制

莱钢是冶金企业,有许多重大的危险源,有突出的风险控制特点,象液态金属、重要设备设施,象风、水、电、气的控制等,在管理上则分专业管理,象设备、交通、消防、人员、技术、工程、项目与资金、生产、安全和培训等管理工作,都有专门的部门为主进行。针对莱钢自身特点,结合原有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将较重大的危险源和突出的管理事项直接用程序文件控制,对需要进一步降低的风险制定实施管理方案,其他所有的风险用规程、规定或制度进行控制,明确将风险与控制措施对应起来,使控制措施有了明确的目的。同时,结合采购、外来人员和工程项目等变化的情况,制定措施,保证全部风险处于有效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之中。

(三) 规范检查与监测,强化纠正与验证

检查与纠正,是风险控制有效、体系运行有效的保证手段,我们按专业管理分部门主责实施检查,对有指标和数据要求的落实具体测量事项和部门,《将安全检查制度》修订为符合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将事故处理分专业制定出程序文件,强调对查出的不符合进行分析、纠正和验证。同时,将检查与纠正的结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有力地保证了体系的良好运行。

四、稳步推进 讲求实效 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标准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管理模式,贯标只是一个起点,莱钢贯标一年来,把“讲求实效”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始终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稳步、扎实地开展工作,目前体系已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初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安全效果。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需要不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持续改进不足、完善体系、降低风险,不断确定和实施更高的目标,才能保证莱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长期有效运行,为广大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为莱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