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墙体拆除、砌筑施工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05日

        2.对拆除工程具体施工部位的安全措施
        2.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拆除安全措施
        在拆除部位,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满铺脚手扳,兜两层安全网,对下部楼板梁作临时可靠的水平防护,在梁底板处搭设支撑缷荷,并逐层搭设,支撑点上下对应,直到基础部位,确保能够承受屋面板开孔部位的全部荷载,拆除顺序为:先拆板→次梁 →主梁,严禁顺序颠倒,拆除采用金刚石水钻打排孔静态切割与液压钳配合施工,用大力钳剪断板内钢筋,然后将屋面板分段拆除。
        2.2承重墙体、柱拆除工程安全措施
        拆除顺序:先上后下,先拆除顶部,再拆除墙体、柱。拆除中应考虑结构安全和安全生产,严格遵守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规定,搭设必须的安全操作架和缷荷支撑。不得采用破坏性拆除方式,在留用部分和拆除部分的分界线,必须先用水钻密排钻孔,再用钢凿轻轻修平留用部分。敲击拆除部分时,锤不得伤及留用部分。
        2.3板、墙专业开洞安全措施
        针对设备电气管道位置变化,对板梁新开设备、电气洞口进行切割开洞的部位,开洞前,必须做好构件的缷荷支撑,以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同时在开洞下方搭设操作脚手架,并加兜安全网二层,以防开洞时的混凝土渣块直接落在下层楼板上。
        (十二)对拆除、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施工人员进行拆除工作时,应该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部分上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和其他防护用品。拆除过程多属高空作业,工具、设备、材料杂乱,粉尘、日晒较多,作业工人应佩戴安全帽、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为防止砖石、灰尘及切割螺钉等的操作,应佩戴护目镜。高处作业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结构上,禁止系挂在拟拆除的结构上。禁止站在悬突位置上进行拆除作业。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应另外设置配电线路。
        2.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为确保未拆除部分建筑的稳定,应根据结构特点,有的部位应先进行加固,再继续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他部分的倒塌,把有倒塌危险的构筑物,用支柱、支撑、绳索等临时加固。
        3.拆除作业应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该和整体程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重拆除后才可以拆除。
        4.各个阶段的施工应稳妥进行,使上部荷载平稳过渡到新体系,应严格掌控各阶段的变形观测,并在总包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变形的速率调整工程进展速度,确保结构的安全。
        5.对替代原结构的新结构形成之前,原主要承重结构不可拆除,以确保结构体系的绝对安全。在需要制作替代结构的原结构部位进行局部拆除前,先放样,请结构工程师检查无误签证后,方可拆除。
        6.拆下的碎散物料,不得堆积在脚手架和楼板上,应随拆随运,禁止多人聚集在脚手架和楼板上,防止坍塌。
        7.拆除前向周围群众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十三)对拆除作业后的安全措施 
        1.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运走,来不及运走的要按品种、类别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高度应符合安全规定,并留有一定的间距,防止倒塌伤人。
        2.拆除堆放的材料场地,要专人看管,加强治安保卫。禁止外来人员特别是小孩入内玩耍。严禁烟火,配有一定的消防器材,以防万一。
        3.对于拆除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场所物料、器材、设备,不要混杂在与一般物料的存放,或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清洗措施,或安全销毁。
        4.拆除的区域,对电线、煤气管道、上下水管、供热设备管道等干线再进行一次检查,以防留下隐患,并要设明显标记。
        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拆迁工程要和建筑工程的施工相互衔接好。拆迁场地在全部清理出场料后,再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新的工程建筑。总之,保障拆除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拆除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这样才能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
        6.各层的落渣口位置(可考虑充分利用管道井口、垃圾道口)都应选取在非人员上下和水平行走的通道位置上,并应落实防护措施;对拆下的板面上的余渣物料,要做到及时逐层下置到底层并清运,以避免出现结构袭断的危险;
        7.坚持检查落实拆除施工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安全保护和文明拆除的措施,实现拆除施工单位对作业安全负责和业主单位安全监控管理双控制。外人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拆区的警戒范围,在被拆工程内和可能波及的危险区域内不得有人员居住和歇息。
        三、墙体砌筑
        (一)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清水墙的专营色泽均匀,边角整齐,并应规格一致。
        2.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3.砂:用中沙,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5.其他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转应刷防腐剂等。
        (二)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1.1墙体拆除→垃圾清理→定位放线→构造柱植筋→砂浆搅拌→作业准备→砖浇水→砌砖墙→构造柱、圈梁砼浇筑→墙体抹灰→验评
        1.2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1.3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2.砌筑砖墙:
        2.1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2.2选砖:砌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础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2.3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树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在挂线砌墙。
        2.4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2.5砌筑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头缝宽度大于等于2公分,以保证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明缝。砌体外侧应保持平直整洁。砌筑砌体时,除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2米高度)应砌成斜槎。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槎子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砖墙的丁字交接处,横墙的端头隔皮加砌七分头砖,七分头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纵墙隔皮砌通。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2.6在混凝土构造柱根部砌砖墙时,从每层构造柱脚开始,砌马牙槎先退后进,以保证构造柱脚为搭断面。马牙槎内的灰缝必须密实饱满,其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2.7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错放漏放。
        2.8砌体工作段的分段设置,宜选在构造缝处。施工需要在墙中设置的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距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顶部应设过梁。
        2.9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构造柱应有外露面,以便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
        2.10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清除干净。
        2.11构造柱混凝土分段浇灌时,在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再铺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灌混凝土。
        2.12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
        (三)本工程砌筑不在冬施期间。
        抗震构造措施:
        构造柱满足抗震构造的措施:
        1.构造柱在与圈梁相交的接点处宜适当加密,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上下各设3只加密。
        2.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连接。
        3.构造柱做法:凡没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五皮砖)。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3Φ8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
        (四)质量检验与质量通病防治
        1.质量检验
        1.1砂浆强度等级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的试块抗压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1.2砂浆试块强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①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②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的90%。
        ③当单位工程中仅有一组试块时,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1.3在砌筑过程中,每步架至少抽查3处(每处3块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其平均值不得低于80%。
        1.4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验和评定,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1.5构造柱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应露筋或有较多的蜂窝、麻面。
        1.6砌筑完每一楼层后,应校正砌体的轴线和标高,其偏差应控制在限值的允许范围内,并在圈梁顶面上校正。
        1.7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见表。
        2.质量通病防治
        2.1排砖不合理:
        防治方法:合理排砖,砌筑前进行试排。
        2.2游丁走缝:
        防治方法:起砖角时用线坠吊直上下皮头缝,控制垂直缝。
        2.3大角不平:
        防治方法:拉直线,分段甩槎,加强操作检查,每两行用水平尺检查一次,并应派熟练工人把角。
        2.4裂缝:
        防治方法:提高砂浆强度,提高砌筑水平,保证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
        (五)安全措施
        1.墙体砌筑时,应做好四周临边防护,检查脚手架、防护栏杆、安全网架设是否牢固;砌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2.运上楼面的砌筑材料,应平均分散堆放,随用随运,不得堆放在架子上,以防滑落伤人。也不得由上向下仍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