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炼油工艺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4月11日

三、正常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生产岗位的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主要工艺参数及设备等,要熟练掌握各种事故(停电、停风、停水、停汽、燃料油中断等)的处理方法。
2.生产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和各项岗位责任制,对本岗位的设备运转情况和操作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要判断准确,处理得当。对设备要加强维护保养,做好机泵的润滑工作,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备用机泵要处于良好状态(热油泵要提前预热)一旦发生问题能及时启动切换,排除隐患。
3.任何一个岗位要调整操作,都要事先与有关单位,有关岗位做好联系,以免引起其它岗位发生问题。
4.经常认真检查并会使用本岗位的各种安全设施(如灭火机、灭火蒸汽线、防毒面具等)要保持良好可用,但不得随意动用。
5.生产中严格执行工艺卡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超转数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6.装置内严禁烟火,用火要办理手续,不准穿钉子鞋进入装置,不准用铁器直接在装贮油的设备、容器上敲打,不准在高温设备管线上放置易燃物,烘烤衣物及食品,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7.禁止用汽油(包括溶剂)擦洗地面,工具和设备等。靠近高温设备和火源处不准放置油桶,以免引起火灾。
8.机泵、管线、容器发生跑油或漏出瓦斯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用蒸汽掩护,吹散瓦斯和油蒸汽,以防瓦斯和油蒸汽积存,造成事故。
9.进入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女工要戴好工作帽,发辫必须塞入帽内,以防被转动设备绞伤。
1O.新工人、实习代培人员进入装置,必须在本岗位操作人员带领下工作,不经允许不得单人操作及动用仪表和设备,避免误操作引起事故。
11.岗位操作人员调换时,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然后进行技术安全考核,合格后方可顶岗操作。
12.原料或产品换罐。操作方案改变等,操作人员要严密注意防止原料泵抽空,产品泵憋压,使操作条件被破坏。
13.油品出装置防止超温超压,一般出装置温度必须高于油品凝固点10℃以上,进罐的温度必须低于100℃,防止突沸。
14.阀门特别是铸铁阀在关紧时不要用力过大,打开阀门时一般不要开到头,而应回松,防止阀门损坏,造成事故。
15.装置内凡有泄漏处,要及时修好,暂时无法处理的,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16.装置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时清扫,要保持装置内下水井,排水沟畅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