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防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4月29日

                 (4) 电镀作业
                  1. 一般安全规定
                  a. 作业时要充分利用厂房的通风装置 , 抽风设备要保持完好、有效。开用电镀槽时要先开抽风机 ,
                  停槽时要保持抽风机运转一定的时间后再停车。
                  b. 电镀操作时必须戴口罩、手套 , 围塑料围裙 , 穿长统胶靴等 , 酸洗和取放镀件时还要戴防护眼镜。
                  c. 操作中要避免直接接触电镀液 ,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干净。
                  d. 各种酸性介质 , 不得随便排放 , 如需排放 , 应进行妥善处理 , 使其符合有关安全环保标准。
                  e. 酸洗槽要有槽盖 , 并使用电解加热 , 操作中要避免酸液飞溅 , 酸洗后的工件要用大量水冲洗干净。
                  f. 所有电镀工件 , 在水洗之前一定要进行除锈处理。
                  g. 配酸时 , 将酸缓慢地倒入水中 , 切不可将水倒入酸中。
                  h. 密切注意饮食卫生 , 食物切不可与化学介质接触 , 饮食前必须洗手。洗刷食品和餐具的水池应
                  分开 , 不得混用。
                  i. 当有小零件落入槽中时 , 应用磁铁吸出 , 有色金属零件则用长柄专用工具取出 , 严禁用手直接拿取。
                  j. 应用有毒、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 ( 如汽油、煤油、苯等 ) 处理工件表面时 , 应在通风良好处进行 , 并隔绝火源 ,  防止爆炸着火和中毒。
                  k. 每次电镀工作完毕后 , 均应立即用水冲洗地面 , 防止有毒物质挥发扩散 , 并要切断设备的电源。
                  l. 电镀厂房应挂明显的“无关人员 , 禁止入内“的警告牌。使用酸碱电解液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ⅰ. 镍铬等重金属均为有毒物质。镍铬槽中的铬酸雾气、酸洗、酸侵蚀时的酸雾 , 对呼吸道黏膜均有剌激作用 ,铬酸雾会引起鼻腔溃烂或鼻中隔穿孔。镍的硫酸盐能剌激潮湿皮肤 , 引起皮肤病 , 破损皮肤落入镍盐则长期不能愈合 ,  所以工作中必须注意 : 工作前除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外 , 还应在手、脸和鼻腔内涂以油膏 ( 由羊毛脂和凡士林以 1:1  质量比配成 ); 凡手、脸皮肤潮温和有破损的人 , 必须消除潮湿部分 , 将破损部位用绷带包扎好 ,
                  采取防水措施后才能参加工作。
                  ii. 校正溶液 , 往镀槽内添加盐或水时必须小心 , 防止镀液溅出 , 一旦有铬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 5% 硫代硫酸钠溶液  , 或用 25% 盐酸、 20% 酒精和 55% 蒸馏水 ( 质量比 ) 混合溶液清洗。当铬盐落入眼中时 , 必须立即用1% 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 , 以防损坏眼白。
                  iii. 清理极板时 , 应在湿的状态下进行 , 同时必须注意 , 勿使阳极锐利边缘擦破手 , 一点擦破应立即清洗包扎和治疗, 以免毒物沾染伤口。
                  ⅳ. 认为防止镀铬槽中铬液溅出 , 可用聚苯乙烯等塑料块浮于镀液表面。
                   2. 酸蚀与清洗
                  a. 工作人员应遵守防腐工一般安全规定 , 并熟知酸蚀操作的原理和酸碱的性质及其防护和急救措施。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b. 工作中要谨慎小心 , 严防酸碱灼伤。
                  c. 不得将酸溶液加热至 60 ℃ ; 因附加剂分解 ,混有砷、氯的硫酸时 , 温度不超过 70~800℃;盐酸不得加热至 40 ℃ , 因放出极毒的砷化氢和氯化氢 ; 当硝酸和铜反应时放出极多的氧化氮 , 因此 必须在排风较强的装置下进行。
                  3. 磨光、抛光操作
                  a. 工作前应检查运转部分是否牢固可靠 , 电极绝缘接地要良好。
                  b. 加工小零件时 , 要使用特别固定的工具 , 严禁用手拿着 操作。
                  c. 工作时戴好手套 , 防止磨光时零件发热将手灼伤。
                  d. 工作中应保持磨轮在整个工作面上均匀的磨损 , 禁止磨轮反转。
                  e. 铜制及其他有毒工件磨光时 , 应戴防毒面具操作。
                  f. 工作开始前 , 应仔细检查护目镜是否完好 , 有损坏者不得使用。
                  g. 工作结束时 , 将机床停稳 , 并切断电源。
                  h. 工作开始时 , 把工件逐渐地、小心地引导到磨轮下 , 严禁激烈地推动和移动。
                  (5) 金属喷镀 ( 气喷 )
                  1. 氧气瓶。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检查规程和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有关氧气瓶使用的各项规定。
                  2. 乙快发生器 ( 中压 )
                  。除执行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乙快发生器的制作、安装使用、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有关的各项安全规定外 ,  还应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a. 工作前必须在回火防止器和水封中加好水 , 并检查各安全装置 ( 压力表、安全阀等 ) 是否灵敏好用。
                  b. 发生器上应挂有醒目的“严禁烟火”的铭牌 , 其上部严禁放置各种重物 , 乙炔压力不得高于
1.5kgf/cm2(1kgf/cm2= 98.0665kPa)。
                  c. 每天工作完毕 , 必须将器内水、水封水和器内余气全部放尽。
                  ③喷镀操作
                  a. 喷镀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戴好防尘口罩、手套、暗光眼镜和耳塞 , 穿好高温鞋。
                  b. 操作场地要有良好的强制排风装置 , 以防金属微粒吸入人体和喷镀时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
                  尤其在喷镀铜、锌、锡、铅时更要注意。
                  c. 操作时面部不要朝向喷镀气流 , 防止吸入金属微粒和烧伤。
                  d. 进入容器内施工时 , 除严格执行进入密闭设备内工作的安全规定外 , 还应注意 , 一次进入容器内不得超过两人 ,并应及时轮换休息 , 工作时间不能太长。
                  e. 在容器内点火、修枪时 , 不能频繁地放空 , 防止大量乙炔气逸出 , 引起爆炸着火。
                  f. 食物、饮料、餐具等不得放在喷镀场所 , 更不许在喷镀场所进食。下班后必须洗澡更衣后方能就餐和归宿。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