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热载体炉安全与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6月03日
(6)       热载体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7)       膨胀器液位低于极限位置时;
(8)       燃烧故障,如熄火、积碳、炉膛爆炸等,严重威胁安全运行;
(9)       其它异常运行情况,且超过安全运行允许范围。
紧急停炉应着重防止事故扩大。
热载体炉运行中,如遇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燃料阀,并拉开电源开关。停电时司炉工必须坚守岗位。
4.维修保养
4.1 热载体炉在运行期间,要密切注意炉的各个部位,如出现故障应立即检修。热载体炉底部地面上不可积水,以防潮湿腐蚀底座。
4.2 热载体炉首次运行2~~3个星期,应停炉检查一次。
(1)检查供热管路和油管路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2)检查门盖、排烟系统等处是否密封良好;
(3)阀门、管道、法兰等处如渗漏应立即予以修复。
4.3 热载体炉运行每隔3~~6个月,应停炉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除做上述的各项工作外,尚须进行下列工作:
(1)检查电控、温控、液位计、仪表、阀门等到有无失控现象。
(2)将系统内的导热油放回储存罐,对受热面进行清洗。对管网清洗一般间隔不宜超过5000小时,以免发

 

 
 
 
 
 
 
 
生受热面金属超温、爆管引起火灾;
(3)对热载体炉内进行检查,如盘管、焊缝、炉壳等有无腐蚀、裂纹现象,若发现有严重缺陷应及早修理,若缺陷不严重,亦可留待下次停炉时修理;如发现有可疑之处,但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作出记录以便日后
参考;如发现有严重损坏部分,必须修妥或更换,同时将检查与修理情况记入热载体炉安全技术档案。
4.4        热载体炉在安装或重大修理后,应按《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进行1.5倍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试验时膨胀器、储存罐应有效隔绝)
4.5        热载体炉长期不用的保养方法:有干保养法和充油保养法两种,停炉一个月以上,采用干保养法,停炉一个月以下采用充油保养法。
(1)       干保养法:
热载体炉停炉后将导热油放回储存罐,将受热面清洗干净(清洗方法按“炉体管路的清洗”),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
(2)       充油保养法:
热载体炉按干保养法操作后重新注入过滤干净的导热油,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气候寒冷的地区应防止导热油出现凝冻。
4.6 维修保养检查时间表2,表中“O”表示必须,“-”表示自定。
 
 
 
表2   维修保养检查时间参考表

 

要求周期
项目
二年以上
补充
 
    ---
    O
 
 
 
化验
 
 
   ---
    ---
    O
   
更换
 
 
 
 
    ---
    ---
泄漏点
    O
 
 
 
 
 
过滤器
 
   ---
    O
 
 
 
保温
 
 
 
    ---
    O
 
耐压试验
 
 
 
 
    ---
    O
全面检查
 
 
 
 
    O
     O
环泵
密封圈
 
 
 
    ---
   O
   
机械润滑
    O
 
 
 
 
 
二级保养
 
 
    ---
     O
 
    O
大修
 
 
 
 
 
    O
清洁
     O
 
 
 
 
 
表计
     O
 
 
 
 
 
按钮
     O
 
 
 
 
 
 注 油 泵
 
    ---
     O
 
 
 
环境
卫生
小扫除
     O
 
 
 
 
 
大扫除
 
     ---
     O
 
 
 
外表
    ---
      O
 
 
 
 
炉管
 
 
 
 
    ---
    O
显示仪表
 
 
     ---
     O
 
 
 
全面检查
 
 
 
     ---
     O
 
喷咀
 
 
     ---
     O
     O
 
泄漏点
 
    O
 
 
 
 
燃料过滤器
 
 
    ----
     O
     O
 
点火系统
 
    O
 
 
 
 
风门调节系统
 
    ---
 
 
 
 
 
 
5、故障及处理
5.1        燃烧如出故障,应先检查正确的运行要求:
(1)       电路;
(2)       供油管道;
(3)       联锁控制装置如液位连锁、限位开关等。
5.2        热油系统发生故障,应先检查控制电路。
若已确定非以上的外在原因,则按表3参看引起故障的可能原因,进行排除。
                         
                          表3   故障与排除

 

                
       可 能 原 因
             方 法
供热油管内发生气锤声,热油循环泵出口压力指针摆动
补充新油时混入空气或水
对新油进行煮油
 
 
热载体炉进出口油温差过大
热油循环泵供油量下降
超负荷运行
热载体炉与用热设备不匹配
导热油变质
保温不良
消除油泵及管路故障
降至正常负荷运行
合理选配用热设备
更换导热油
重新保温
膨胀器低液位报警
系统脱气后未能及时补充导热油
系统漏油
补充新油
排除系统的漏油点
导热油温度升不上出力降低,而排烟温度正常或偏低
风量过大
炉壁受损,冷风漏入炉膛
调整风量
检修炉壁,排除漏风点
 
导热油流量低于额定值
热油循环泵吸空
导热油中含有气(汽)
管道阻力增大
热载体炉盘管漏油
消除泵及管路缺陷
进行煮油脱气(汽)
清洗过滤器,检查阀门开启情况
检查炉内盘管
 
导热油路管循环不畅通
过滤器堵塞
导热油粘度增加
阀门未全部打开
管内留有杂物
清洗过滤器
补充或更换导热油
打开阀门
消除管内杂物
 
温度显示表不准确
仪表损坏
热电阻损坏
接线错误
更换
更换
检查重接
烟囱冒黑烟,排烟温度过高,出力降低,燃料耗量增大
燃烧不完全(富油燃烧)
炉管积灰严重
炉内结构受损,烟气短路
导热油失效
调整风量与燃料量
消除管积灰(可用压缩空气吹扫)
消除烟气短路缺陷
更换导热油
 
压差低于给定值
热油循环泵吸空
导热油中含气(汽)
过滤器阻力大
热载体炉盘管漏油
消除油泵及管路缺陷
进行煮油脱气(汽)
清洗过滤器
检查炉内盘管
点火棒没有火花放电
点火棒间隙夹有碳渣
点火棒裂损、潮湿、漏电、电缆炭化
点火棒固定间隙太宽或无间隙
点火棒固定太向前碰旋风盘
点火棒变压器故障
清除之
换新品
 
调整间隙在4~~5mm左右
调整距离旋风盘在0~~10mm之间
换新品
 
 
 
 
点火棒有火花但点不着
旋风盘通风间隙缝被积碳堵塞,通风不良
油嘴阻塞或磨损
风门设定角度太大被吹熄,不着火
点火棒尖距离油嘴前缘不适当
第一油嘴电磁阀杂物阻塞
油泵本身过滤网被阻塞
点火棒的线接头处及瓷部漏电
油质含有水份
清除所积碳物
 
清洗后若还不行,换新品
风门投定角度逐步减少试之
调整距油嘴前缘3~~4mm左右
拆下清洗
用柴油浸洗(注意油垫圈不要弄破
检查修复
换新油试之
点火后约10秒熄灭(第二道火尚未开)
电眼脏或损坏
油嘴脏损不良
风门太小,火被闷熄
清拭之或换新品
清拭之或换新品
调整风门大一点再试
 
第一道火燃烧正常,而变为第二道火时就熄火,或火焰闪烁不稳而回火熄灭(二段火型燃烧器)
第二道火的风门风量设定太大
第二道火的微动开关设定不当
第一道油嘴脏损
旋风盘与油嘴间距不当
第二道火油嘴脏损
油质渗有水份
逐步减小试之
重新设定
清拭之或换新品
调整在0~~10mm之间
清拭之或换新品
换油再试之
 
 
油泵不供油
齿轮损坏
吸入阀泄漏
切断阀关住
压力控制阀有毛病
流量减少
更换
拆下清洗或更换
打开之
更换之
更换之
 
 
油泵转动有异声
入油量不足或本身过滤网阻塞
 
泵内有空气
入油太冷粘度过高
入油温度过高
检查管路及过滤器,清洗油泵过滤网
上紧接头
加温或用柴油稀释之
降低加温
时间控制器(电脑)正常转动而马达不启动
马达三相电源未加入
马达过载电扣跳脱
马达电磁开关损坏或马达有毛病
 
检查换修
 
当点第一道火时就冒很大黑烟
第一道火风门设定太小
油嘴磨损雾化不良
风门第一、二组微动开关调整不当
逐步增大试之
更换油嘴
调整之
冒黑烟风门调整大小无效
油嘴磨损不能雾化
换油嘴
冒白烟
风门太大
渗有水份
调整风门
改善油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