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某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工作流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6月15日
1、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依据:
1)    现行的国家、行为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等。
2)    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3)    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作有关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4)    作业环境条件、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内容:
1)      操作前的准备,包括:操作前做哪些检查,机器设备和环境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应做哪些调查,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2)      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应该和禁止穿戴的防护用品种类,以及如何穿戴等。
3)      操作的先后顺序、方式。
4)      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状态,如:手柄、开关所处的位置等。
5)      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测试和调整,如何进行。
6)      操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操作时的规范姿势。
7)      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必须禁止的行为。
8)      一些特殊要求。
9)      异常情况如何处理。
10) 其他要求。
3、按照编制依据及编制内容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撰写工作。
4、 安全操作规程编写完成后,应该按照文件会签要求进行会签。征求各部门意见,特别是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经过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经过项目经理审批,作为项目内部标准严格执行。随着生产工艺的变化、新设备的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操作的方式和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后,也要根据以上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
5、  会签完成。按照项目部发文管理规定,转交综合部进行发文(安全环保部、施工生产部、综合工区、设备物资部、协作队伍)。
6、 综合部来文,按照存档要求进行存档。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