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整机返修拆卸、装配工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12月24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返修拆卸、装配工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方法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整机返修拆卸、装配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气动工具一般安全要求》(GB17957-2000)

《农业拖拉机装配规程》(GBT 3871.9-2006)

3规程要求

3.1整机返修拆卸、装配工必须具备基本的拖拉机操作常识,熟悉拖拉机安全操作方法与和维护方法。

3.2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3.3熟悉工种危险源(或危害因素)。

3.4危险源(或危害因素)分析

3.4.1物体打击

拆卸过程中物体掉落、飞出造成伤害。

3.4.2触电

3.4.2.1人体直接接触到设备带电部位、电源等造成触电。

3.4.2.2设备漏电、设备因过载、短路、绝缘老化等引起电气火灾、触电等。

3.4.3其他伤害

违章作业造成人员伤害等。

4操作方法

4.1机车进入修理车间之前要彻底清洗机车,除去泥浆、灰尘、油泥等。待修机车必须具备有效的维修任务单、返修工艺等可执行文件,文件中应有安全措施。

4.2拆卸前,研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拆卸过程,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并仔细检查、记录下列项目

4.2.1机型、整机出厂编号、发动机编号、工作小时计。

4.2.2拆卸的理由。(迹象、位置和故障原因)判断是否符合返修任务单。如不符合,应由相关部门修改维修任务单、返修工艺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4.2.3有否不干净的空气滤清器芯或漏气。

4.2.4所有燃油的性质,燃油滤清器状况。燃油是否有水混入,燃油管是否有泄露或堵塞。

4.2.5油容量、油不干净(粘度、颜色、杂质)。油中混水,油泄露、机油滤清器芯堵塞等。

4.2.6是否有损坏的零部件或松动的紧固件。

4.3拆卸前准备需要的设备、工具(含安全保障用具,如支撑、垫木等)和拆卸工作的场地,以及存放拆卸件的料箱、料架,保证他们干净。

4.4遵守“一般钳工”、“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4.5拆卸液压气压系统前,必须将工作装置(推土铲、松土器、铲斗动臂等)平稳放置到地面上或用支撑垫木平稳、可靠支撑,确保拆装安全。

4.6拆卸后将要装配的零、部件有序的放在零、部件存放架上,各类零部件严禁落地,大件落地必须有像胶垫或其它支撑物支撑。

4.7使用电动或风动工具应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不用时,立即关闭电、气门,并将工具放在规定位置,不准随地乱放。

4.8用压床压装零件时,遵守压床安全操作规程,头、手禁止进入压头下方,压头(套)要放在零件中心位置上,底部要牢靠。手工压装零件必须用铜质工具,严禁用其它材质的工具代替。操作人员在车架上装配时应有安全保护措施,零件下面不允许有人。

4.9在装配中,多人操作时,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停止装配时,不允许将零、部件吊悬于空中或放置在有可能滚、滑的位置上,中间休息,应将未安装就位的大型零件用垫块支撑。

4.10产品试车前应将各防护、保险装置安装牢固,并检查机器内是否有遗留物,严禁将安全保险装置有缺陷的产品交付试车。

4.11应保证在起吊重物时使用专用吊具,在使用起重机等起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定。

4.12拆卸(装配)过程中,如有异常现象发生,立即停止该工位的拆卸(装配),并通知有关维修部门检查维修。

4.13装配场地严禁泄漏、倾倒各种污染物(机油液压油等),各类包装物应统一放置在指定存放区。

4.14轮式车辆在斜面上检修时应用三角木及其它硬物楔住车轮防止下滑。

4.15返修过程中需使用电气焊作业的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职工操作,并且要具备消防安全措施,方可施工。

4.16整机返修完毕后,试车必须按相应的试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4.17未注部分按各机型产品装配安全操作规程(QS-2792-001)、轮胎充气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应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5应急措施

5.1发生机械伤害、烫伤等伤害事故时,应采取临时措施;可能有内伤的,使其平稳倒地不得有大动作,及时送医院救治。

5.2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拉闸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实施人工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触电者脱离电源有可能摔伤时,要采取防止摔伤的措施。

5.3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待问题排除后,方可进行操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