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3月15日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和贮存。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行:

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评价。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4.安全措施。根据工序评价出的危险度等级,在设备上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设备方面的措施有11种安全装置和防灾装置,管理措施有人员安排、教育训练、维护检修等。

5.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按照第四步讨论了安全措施之后,再参照同类装置以往的事故案例评价其安全性,必要的话,反过来再讨论安全措施。属于第B、皿级危险度的装置,到此步便认为是评价完毕。

6.用事故树(FTA)进行再评价。属于第1级危险度的情况,希望进一步用FTA再评价。

通过安全性的再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后,再开始建设。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