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危害因素分类及防治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8月22日
五、危险评价
危险评价是指在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及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标准,分析、预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危险、危害程度,以利于提出科学合理的和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介绍两种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SCL)
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1、优缺点
a.              能够事先编制,有充分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关健因素;
b.              可依据标准法规和规范,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c.              有问有答,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外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
d.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e.              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f.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检查表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编制的主要依据。
a.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              国内外事故案例;
c.              研究成果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L×E×C
D——危险性大小、即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从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
完全可能预料
10
连续暴露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每年几次
0.2
极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
0.1
实际不可能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危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
后果
分数值
危险程度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40
灾难,数人死亡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7
严重,重伤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3
重大,致残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六、职业安全卫生危害防治措施
 
一、职业安全预防对策
(一)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二)设置安全装置
1.      防护装置、焊工面罩、围栏
2.      保险装置,如安全阀、自动跳闸
3.      信号装置,分为颜色、音响、指示仪表等
4.      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三)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如锅炉、受压容器
(四)用电安全对策
1.      安全认证
2.      备用电源: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
3.      防触电:
a.        接空、接地、保护;
b.        漏电保护;
c.        绝缘(工具等);
d.        电气隔离;
e.        安全电压;
f.         屏护和安全距离(不让接触)
g.        连锁保护
4.      电气防火防爆
5.      防静电措施
(五)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六)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法
(七)个人防护用品
二、职业卫生的预防对策
(一)防尘对策
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物料,如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等。
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a.      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量;
b.      降低物料落差等;
c.      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用增温、喷雾、喷蒸气等措施;
d.      减少二次尘源。
3、通风排尘
(二)防毒、防窒息对策
1、防毒对策
a.      物料和工艺:尽可能的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b.      工艺设备:防止泄漏
c.      通风净化
d.      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
e.      大中型化工、石油企业及有毒全体危害严重的单位应有专门的气体防护机构,接触Ⅰ、Ⅱ级有毒物质的车间应设有急救室,配有抢救设施;
f.        其他措施
g.      防毒教育、定期检测、体检等;
h.      根据标准、采取其他措施
2、防缺氧、窒息措施
a.      配备相应的检测和救护装置
b.      按先检测、通风、后作业的原则
c.      有警示、标志;
d.      有相应的措施
(三)噪声和控制措施
1、噪声控制措施
1)工艺设计与设备选择;
2)噪声源的平面布置
a.      主要强噪声源应相对集中,低位布置;
b.      主要噪声源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的辅助车间、仓库、料场;
c.      设置隔声屏障
3)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
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对策
1.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2.      配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检查、事故调查分析、检测、检验室和设备设施。
3.      配备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设备设施。
4.      根据生产特点,适应事故应急计划措施的需要,配备必要的训练、急救、抢险、的设备、设施。
5.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需要的其他设备、设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