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工业通风机通风机的机械安全装置护罩

标 准 号: GB/T19074-2003
替代情况:
发布单位: 国家标准局
起草单位: 沈阳鼓风机研究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
更新日期: 2009年10月23日

 7安全装置类型

  7.1固定式护罩(见图3和图4)

  通风机可使用4种不同管道连接形式的设计:

  a)进口和出口无管道连接;

  b)进口无管道连接,出口有;

  c)进口有管道连接,出口无;

  d)进口和出口都有管道连接。



  图3轴流式和螺旋桨式风机的护罩

  1——冷却圆盘;

  2——轴;

  3——组合的轴、轴承及冷却圆盘护罩;

  4——联轴器护罩;

  5——轴端轴承护罩;

  6——全封闭驱动护罩;

  7——裸露轴的防护罩。

  图4典型离心式通风机的护罩

  要求装在通风机上的护罩按以下管道系统连接:

  a)根据安装情况,除非一侧不能接近,否则进口和出口两侧都应安装护罩。例如:装在冷却器上的通风机在盘管侧不需安装护罩;

  b)护罩只装在进口侧;

  c)护罩装在出口侧;

  d)未安装护罩。

  通风机使用者或安装者一定要按照风道管路连接方式为管道系统配备护罩如下:

  a)无护罩;

  b)护罩装在管道系统出口;

  c)护罩装在管道系统进口;

  d)护罩装在管道系统进口和出口。

  如果截面最大尺寸不超过400mm,而且危险源距管道系统开口处的距离大于1000mm或者出入口已经存在带有风挡或百叶的管道,则管道系统端部的防护便不是强制性的。

  护罩设计应防止接触通风机和辅助设备的危险部件。结构要坚固,足以承受由通风机运行及环境条件产生的应力。固定要牢,应使用不能因振动松动的部件。

  7.2固定间距式护罩

  固定间距式护罩的设计和结构与危险相关,用物体防止身体接触危险点和危险区,应采用固定栅或篱笆设计型式,防止接触危险点或区。安全距离的使用方法及其数值在ISO13852中给出(主要见ISO13852的表2)。

  7.3护罩的拆除

  为了便于风机内部的检修与清理,正常情况下可以拆下固定护罩。使用者和安装者应清楚地了解并遵守以下规则:

  a)当通风机带电时,不能打开或拆除护罩;

  b)应在靠近通风机处,安装可锁定的绝缘开关或断电器;

  c)只能雇用在安装,操作和维修风机有关的危险和风险方面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

  8护罩结构

  8.1材料的选择

  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结构的重量和规格以及在辅助操作期间拆卸与更换的需要。护罩应符合ISO14120的要求。

  同样应注意到可能会受到腐蚀的环境条件。应选用耐腐蚀材料或耐腐蚀表面涂层,凡适用的场合均采用,以保证护罩的使用寿命与通风机的使用寿命相匹配。

  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护罩,该护罩都不能出现下列情况:如受到限制、有裂纹或剪切点、毛剌、未修整的边或锐边,护罩也不要用超声波照射影响过的材料制成。

  8.2板材

  应考虑使用透明材料,例如:钢化玻璃或钢性塑料板材制作护罩或护罩表面。其优点是能够看到工作部件。

  注:薄板材具有优越的强度和刚性,而且特别适合于不常需要调整的传动系统的防护。

  8.3穿孔的材料或网状材料

  用来制造护罩所使用的穿孔材料应是穿孔的金属、编织网、焊丝、金属网栅或类似物。网格尺寸和护罩离危险点或危险区的距离应该充足以防止接触并应和ISO13852的要求一致(主要见ISOl3852的表4)。

  凡安装有可拆卸的护罩部件之处,例如:为了检验皮带张紧度,均应按本标准所制定的规则进行设计和维护。如果有测量通风机工作参数的必要,例如:转速、轴承温度或振动,使用便携式仪器进行测试,则应配备能使安全护罩固定就位的适当设备。

  8.4护罩支架

  应把可拆卸的护罩紧固到独立支架上或通风机本身的部件上,这样拆卸或更换护罩不会影响通风机的结构。支架数量,间距及刚性应适当,以保证护罩的稳定性。

  8.5轴承护罩

  假如护罩能防止人身与运动部件接触,则轴承护罩不得超出轴承箱。这样,将会便于轴承温度和振动测量,而且便于润滑。

  8.6电源

  当把通风机叶轮直接安装在电机轴上而固定式护罩则需在通风机的电机侧时,这样会导致安装电源电缆的困难。最好是选择通风机的整体设计,这样在辅助操作时,可以把护罩全部卸掉而不干扰电源的连接。如果这样做不可能的话,采用其他安装方法其电源电缆不得穿过护罩网眼。

  9固定式护罩和固定间距式护罩的设计

  9.1旋转部件护罩

  旋转叶轮、轴、皮带轮、皮带、主轴及联轴器的护罩应具有坚固的结构,以避免护罩与旋转部件之间产生偶然的接触。在选择板材的过程中应注意使驱动部件适当的冷却,而且在通风机的压力侧应适当密封以防止漏泄。网眼的间距和其他开孔或靠近的旋转部件应符合ISO13852的要求(主要见ISO13852的表4)。

  9.2气流阻力和噪声产生

  应考虑到在气流中安装护罩的气流阻力。在结构中采用圆金属丝的方法能够减小阻力,并且应把护罩安装在尽量远离危险区之处是切实可行的,以使网眼的规格增至最大。如果采取这些措施的话,护罩所产生的噪声也将会减少。

  9.3固定间距式护罩

  固定间距式护罩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刚性来承受一个人靠向它而不会造成过度变形或使该人达到危险点或区的力。如果一个实体阻挡板就很可能会变形或妨碍气流进入通风机入口,例如:在一个大的机房内,则应采用网眼式结构。

  10噪声

  由护罩本身和气流经过护罩而产生的噪声,应采用8.1和9.2中所述的方法来予以减少。

  11封闭在装置中的通风机

  11.1概述

  通风机可以安装在机械装置内,例如:冷凝装置、吸尘设备、冷却塔及空气处理装置,但不限制于这些装置内。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有效地将通风机封闭在安全栅内。这样就不能靠近危险点/危险区。然而,在通风机部分和任何邻近的下游系统有时提供检修门,以便按要求进行辅助性操作。因此,在工作中采取安全措施是必要的,以保证安全工作(见12.2)。如果在通风机运行期间需要接近通风机集流室,例如:协助调试或情况监视,则应固定护罩,以防止与传动元件,裸露的轴及装配的叶轮相接触。

  在使用双进风口通风机的情况下,这两个进风口应预以防护。重要的是安装进口护罩,甚至在直接驱动的通风机上也是如此,以消除异物飞溅的危险。

  如果通风机在运行时不需要接近,尽管有这种可能性,则不需要安装只用钥匙进入的固定式护罩。

  注:凡需要正常进入的地方,最好是在使用带定时器的手柄钥匙连锁装置之前,定时器能使通风机叶轮停止转动。

  通风机排风口集流室有时安装在检修门上。这种检修门未经许可打开可能造成危险后果。因为门是在通风机的压力侧,如果松动,可能被吹开,并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通风机排风室的检修门上应挂有适当的警告牌。按照GB2894和GB2893的规定,在没有首先断开电源和叶轮还没有静止下来时不应打开该门。

  11.2通风机电源隔离

  关于通风机集流室,采用12.2规定的有关隔离电源的同一规则。此外,11.1中所述的同一内容的警告牌应贴到检修门上。

  12安全操作规则

  12.1概述

  采用的固定式护罩始终应作为最可靠的减少风险的方法。但是遗留的伤亡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辅助操作期间,并应采用安全工作设施来减少这种遗留风险。

  12.2安全工作操作规则

  制造厂关于设备的可靠安装,操作和维护的说明应该严格遵守。特别是在拆卸护罩进行辅助操作和以后的更换时,应特别注意对护罩进行正确的维护。

  如果护罩必须拆下进行辅助性维护工作,则一定要提供正确的电源绝缘设施。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开关一定要设置在靠近通风机之处,以便于维护人员能直接控制通风机的电源。

  13使用信息

  13.1安全措施、安装和维护说明

  通常,这只适用于用户使用而给出指导性的文件。因些,除有关通风机资料外,说明书必须提供有关安全装置和护罩的资料以及为保证辅助操作的必要程序。

  13.2安全标志

  警告用户有潜在的机械或电器危险的安全标志应贴在易于看见的位置上。标志上所使用的符号和颜色应遵照GB2894和GB2893的规定,并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承认的形象图。如果没有可能,则标志上的某些文字应使用用户国家的语言。

  为对有关情况提供必要条件,当说明书不能满足安装者或使用者时,应在通风机上加上适当的标志,该标志应采用强制性指示的形式(见GB2894、GB2893),劝告使用者应遵守说明书中的规定。如果没有得到说明书,可以到有关的部门去索取。

  参考文献

  〔1〕ISO/TR12100-1:1992机械安全装置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原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2〕ISO/TR12100-2:1992机械安全装置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原则第2部分:技术原理及技术规范

  〔3〕EN414:1992机械安全装置安全标准的起草和表述规则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