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过氧乙酸发生火灾、泄露该怎么办?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过氧乙酸又名过乙酸、过氧酸、过氧化乙酸,是一种有机过氧化物,呈弱酸性,属于危险化学品。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主要用于漂白、催化剂、氧化剂及环氧化作用,也用作消毒剂。作为商品过氧乙酸为18%——23%或35%的醋酸稀释溶液(用于消毒使用的过氧乙酸经稀释后浓度一般为0.2%——0.5%,不具有火灾爆炸危险,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般不应储存未经稀释的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溶于水、乙酸、乙醚、硫酸。熔点为0.1℃,沸点为105℃;20℃时相对水的密度比为1.15(即比水重)。过氧乙酸易燃,闪点为41℃,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直接接触或混合能剧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受热,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磨擦、震动、撞击时会发和爆炸。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过氧乙酸对皮肤和眼睛易造成腐蚀,对人体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该物质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通过皮肤接触会造成灼伤。

    过氧乙酸发生火灾、泄漏事故时,应首先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队未到之前,可用大计量的水淹浸灭火,或用雾状水、二氧化碳及沙土控制和熄灭火灾。注意如使用少量的水灭火,还会引起剧烈反应。对已卷入火中或暴露在高温下的过氧乙酸容器,即使火已扑灭,在容器尚未完全冷却前,不要接近容器,应在消防人员指导下,对容器进行妥善处理,避免爆炸伤人。

    对眼睛接触过氧乙酸的人员,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或立即送往医院,对吸入过氧乙酸蒸汽的人员,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组织医护人员救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