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劳动保护安全技术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1月09日

           2.防止触电措施
           (1)保证电焊设备和线路的绝缘良好,防止作业中绝缘损坏。
           (2)电焊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设施。
           (3)严禁用金属构件、管道、搭接作导线用。
           (4)加强个人防护,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在金属构件上焊接时,要采用绝缘衬垫。
           3.防止弧光幅射:设置防护屏,穿戴防护服、面罩、鞋盖。
           4.通风防尘:在室内或密闭地点施焊时,应使用抽风装置,焊接前,应清除焊点周围的油漆、塑料和污物。
           5.防火防爆:作业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注意采取隔绝火星的安全措施。
        二、气焊与气割安全
        气焊与气割使用乙炔和氧气的混和燃烧火焰焊接、切割金属,作业中,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
        1.氧气瓶的安全使用:氧气瓶存放、使用不当、作业环境不良,如严重腐蚀、日光爆晒、明火、热辐射等,都可能引起瓶温过高,压力剧增而爆炸。
           (1)存放及运输: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离开暖气片及其它热源1米以上,10米以外禁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避免接触油脂和带油污的物品,避免碰撞、高处坠落和在地面滚动。
           (2)使用:氧气瓶不得接触油脂、有机物和其它可燃物品,焊工不得使用沾有油脂的工具和手套接触瓶阀或减压阀,要防止氧气胶管漏气,防止接头进入灰尘和金属屑。瓶内氧气绝对不能完全用完,要留l-1.5个大气压,以便冲气检查和防止进入杂质。冬季使用时,解冻瓶阀只能用热水或蒸气,严禁用火焰加热或铁器锤击。与电焊工在同一处所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与气瓶接触的金属管道应按装接地保护,防止产生静电。
           2.乙炔发生器的安全使用
           (1)乙炔的易燃易爆性:当乙炔与空气混和时,自燃点降低,即使在大气压力下,也会发生爆炸。乙炔受热、受压时易发生化学反应,与氯、次氯酸盐等化合,在日光照射时,会发生爆炸;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和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乙炔银等爆炸化合物。
           (2)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装置
        回火防止器:阻止回火时,火焰窜入贮气罐,引发爆炸。
        安全阀:亦称泄压阀,保证乙炔发生器内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自动开启泄压。
        爆破片:一旦受到爆炸波冲击,即行破裂。
           (3)乙炔发生器的安全使用
           使用前,确认回火防止器水位正常,方可供水。
           送水后,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
           供气前,应排除发生罐存留的乙炔与空气混合物。
        发生罐温超过80℃时,应加注冷水或暂停工作。禁止随便打开发生罐放水,以防止电石过热而引起着火爆炸。
        防止因电石中杂质过多和颗粒过小,引起过热而爆炸。
        第四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锅炉、压力容器是承受一定温度、压力,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因此,它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都必须严格按安全技术要求进行。
            一、锅炉安全技术
           1.锅炉的基本构成和安全附件
           锅炉包括"锅"和"炉"两部分。锅内系统是使水受热变成蒸汽的管道和容器,即汽水系统;炉内系统是进行燃烧和热交换的系统,即燃烧系统,通常由送、引风机、烟道、给煤装置、燃烧装置、烟囱等组成。'
        锅炉的主要安全附件有
           安全阀:当锅炉中介质压力超过允许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排气降压。压力降至允许压力时,自行关闭。安全阀必须定期校验其开启压力和动作的灵敏可靠性。
           压力表:测量并显示汽水系统压力,需定期校验。
           水位表:显示锅炉水位,应经常清洗,以保持观察清晰。
           2.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
           (1)缺水: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严重时,会使管子变形、烧塌、胀口渗漏、胀管脱落、钢架变形等,如处置不当,甚至会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缺水时,应首先判明缺水程度。若轻微缺水,可向锅炉上水,使水位恢复正常:若严重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严禁向锅炉注水。
          (2)满水: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允许水位,使过热汽温降低,严重时,锅水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过热器结垢、损坏。
           (3)水击: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沿管道传播,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的损坏。此时,应减少或关闭给水阀。并开启疏水阀门,关小蒸汽阀门或暂停加热。          (4)汽水共腾:锅炉蒸发表面(液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上下翻腾,造成蒸汽带水,损坏过热器。此时,应减弱燃烧,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疏水,全开排污阀,同时,给锅炉上水。
           (5)爆管:水冷壁、对流管束及烟管爆破。应立即停炉检修。
           (6)炉膛爆炸:可燃气体、油雾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其浓度在可燃物爆炸极限内,遇明火爆炸,常发生在炉膛、烟道。此时,应减低负荷,查找原因。
           3.锅炉的正常运行
           (1)监督并调节锅炉水位、系统压力、温度,使其保持正常和稳定。
           (2)监督并调节燃烧。保持正常燃烧。
           (3)及时排污和冲灰。
           (4)司炉人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使用和管理。
           (5)运行锅炉每年应停炉一次,做内外部检修,按规定期限校验安全阀、压力表,并做水压试验。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根据压力容器监察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密封容器称为压力容器。
           最高工作压力(Pw)≥lkgf/cm2;
           容器(V)≥25L,且pWV≥200L.kg/cm2;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压力容器的分类
           (1)压力容器按所受压力高低分为:
           低压容器:1kg/cm2≤P≤16kg/cm2。
           中压容器:16kg/cm2≤P≤100kg/cm2。
           高压容器:l00kg/cm2≤P≤1000kg/cm2。
           超高压容器:P≥1000kg/cm2。
           (2)根据压力高低、介质危害程度及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可分为三类:
           一类容器: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热交换器。
           二类容器: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运容器。
           三类容器:高压或超高压容器;巨毒介质且PwV≥200L·kg/cm2的低压容器或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且PwV≥5000L·kg/cm2的中压反应容器或PWV≥ 50000L.kg/cm2的中压贮运容器。
           (3)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使用原理分为
           反应容器:用来完成介质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当温度、压力变化时,容易引起爆炸事故,危险性较大。
           换热容器:用来完成介质之间热量交换的容器,主要应防上发生过热现象。
           分离容器:主要用来完成液体压力平衡和气体的净化、分离。
           贮运容器:主要用来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贮运过程中,不得发生撞击。
           2.压力容器破坏的形式及原因
           (1)塑性破坏;有较大变形,不产生碎片,爆破口形状有规律;断口是塑性的。产生原因是超温、超压、安全阀失灵、误动作、容器内产生化学反应、腐蚀等。
           (2)脆性破坏:受低温影响,材料脆性倾向大,原因一般是选材不好,制造粗糙。
           (3)疲劳破坏:破坏时,容器变形小,多发生在容器接管口、开孔、焊缝等应力集中区。原因是容器内频繁的压力、温度波动,及制造缺陷。   
           (4)蠕性破坏:容器有明显变形,破口断面一般是塑性的。常因超温、操作不善、检修不及时所至。
           (5)腐蚀破坏:有锈蚀,破坏时变形大。一般是设计、制造质量差、材料有缺陷、工艺操作异常等原因造成。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