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和事故防范

  
评论: 更新日期:2025年07月01日

机械设备从问世那天起就直接造福于人类。同时,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开动后都具有能量,也潜在发生意外机械事故的可能。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就是为了保证机械设备运动部分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如果设备有缺陷,或防护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1、机床

机床是利用切削方法将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设备。在操作机床过程中,操作者与机床形成了一个运动体系。当这一体系的某一方面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冲突而造成事故。

(1)机床常见的伤害事故

1)轧伤挤伤事故。操作者的局部(如手、头发或衣服等)卷入或夹入机床的旋转部件或运动部件中,造成轧伤、挤伤,或出现断指、头皮被拉脱等伤害。发生这类事故,多是因为在机床旋转部分的凸出部位没有设置防护装置,或操作者违章操作。

2)操作者与机床相碰撞引起的伤害事故。当使用规格不合适或已磨损的扳手去拧螺母,并且用力过猛或扳手打滑时,人体就会因失去平衡而撞在机床上;由于操作者所占据的位置不当,如站在平面磨损或牛头刨床运动部件的运动范围内,就可能被平面磨床工作台或牛头刨床滑枕撞伤。

3)划伤、烫伤事故。操作者被飞溅的砂轮细磨料或崩碎的切屑划伤或烫伤,伤害部位主要是裸露的面部、手、颈部及眼睛等。

4)滑倒或跌倒而造成的伤害事故。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是由于工作现场环境不良,如照明不足,地面或脚踏板不平整或被油污污染,机床布置不合理,通道狭窄,零部件、物料堆放凌乱不堪,而造成操作人员跌倒或滑倒。

(2)机床安全操作要点。加工机床包括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磨床等,虽然它们的操作方法和功能不同,但在安全操作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即运动件、切削工具、被加工件等在与人接触处防护不当均可造成伤害。机床安全操作的要点是:

1)机床的操作、调整和检修,应由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者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在安装、更换刀具或工件时,应先停车。刀具要符合加工条件,工件和刀具的装夹要牢靠。

3)定期对机床进行保养和检修。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机床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避免机床带病运行。

4)做好个人防护。操作者应按规定穿好工作服,上衣的袖口和下摆要扎紧;为防飞屑、油滴等杂物进入眼睛,要戴防护眼镜。在钻床、车床、铣床上作业时,严禁戴手套。

2、冲床

冲压机械加工工序简单、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其操作特点属于直线往复运动。冲压加工事故的特点往往是造成切断手指等伤害。

(1)冲压事故的原因

1)心理疲劳导致操作失误。冲压设备的特点是运行速度快,每分钟几次到数百次。在一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多数冲压作业还采用手工操作,如脚踏开关、手工上下料。由于操作简单、频繁、连续重复作业,易引起操作者心理疲劳,并发生误动作,如放料不准、模具移位等,从而造成冲断手指等伤害事故。

2)生理疲劳导致动作失调。由于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手工上下料体力消耗较大,容易造成操作者生理疲劳,致使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

3)配合不默契。有些大型的冲压设备需要多人操作,配合不默契也易发生事故。

(2)冲床安全操作要点

1)冲压作业中,特别是在供料、下料的手工操作中,操作者要精力集中,与设备协调配合,防止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伤害事故。

2)多人同时操作时,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动作要协同一致,在全部操作者的肢体均完全退出危险区后,方可启动设备。

3)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操作者应将工作服整理就绪(上衣塞入裤内,袖口扎紧,头发拢入帽内),方可上岗。

3、木工机械

由于木工机械比一般金属切削机床具有更高的切削速度和更锋利的刃口,因而木工机械设备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较一般金属切削机械更易引起伤害事故。

(1)木工机械事故的种类。木工机械操作中,由于其加工的木材燃点低,易发生火灾;加工木材时产生的木屑、粉尘及机械性噪声等,对人体健康均有损害;此外,高速旋转的锯片和加工木材的反弹力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如操作者用手送料时,进入刀具与木材的接触处而产生的断指事故;被刀具打飞的木材、飞出的木屑、料头造成击伤人体事故等。

(2)木工机械安全操作要点

1)尽量减少人手与刀具、木料的接触,如不要用手或木料去制动旋转的设备,以免因不慎使手接触转动的刀具造成事故。

2)手工送料时,注意检查木料上是否有节疤、弯曲或其他缺陷,避免推送木料时,意外地发生手与刃口接触。

3)装拆和更换刀具时,动作要准确,避免误触电源按钮而使刀具旋转,造成伤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