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又称个体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为抵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尽管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安全防护措施,但由于条件限制,仍会存在一些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劳动防护用品就成为保护劳动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劳动防护用品概述
1、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基本认识
(1)劳动防护用品是一种辅助性的安全措施。劳动防护用品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延缓或减轻有害因素对人体安全、健康的伤害,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安全管理、实现生产设备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上着手。
(2)根据实际需要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根据实现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伤害的实际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制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标准,使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在种类、数量性能上与实际需要相适宜,物尽其用,不致造成资金和物资的浪费。
(3)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生活福利待遇。有相当数量职工,包括一些领导,都将劳动防护用品误认为是生活福利待遇,多多益善,以致盲目提高发放标准,或者片面追求样式,使劳动防护用品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
(4)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尘防毒面具等,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保证质量,并建立定期检验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另外,在一些特定的作业场所中,要注意劳动防护用品的适用性,如在易燃易爆、有灼伤和静电发生的场所,就严禁职工穿用化纤类防护用品。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1、按照用途和防护部位分类
(1)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护品,主要包括:
1)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2)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等;
3)防触电用品,如绝缘服、绝缘鞋、等电位工作服等;
4)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用的防护服、鞋、手套等;
5)防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服和靴等;
6)耐油用品,如耐油防护服、鞋和靴等;
7)防水用品,如胶制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险手套等;
8)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
(2)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劳动卫生护品,主要包括:
1)防尘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2)防毒用品,如防毒口罩、防毒服等;
3)防放射性用品,如防放射线服、铅玻璃眼镜等;
4)防热辐射用品,如隔热防火服、防辐射隔热面罩、电焊手套、有机防护眼镜等;
5)防噪声用品,入耳塞、耳罩、耳帽等。
(3)按人体防护部位分类。根据《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代码》的规定,我国实行以人体防护部位的分类标准,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9类:
1)头部防护用品。头部防护用品是为了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他因素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尘帽、防寒帽等9类产品。安全帽具备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及一些特殊技术性能要求,如炉前作业要求阻燃性能,坑道作业要求倾向刚性,易燃易爆场所要求抗静电等。安全帽的使用寿命在3年左右,当过长地暴露在紫外线或者受到反复冲击时,其寿命会缩短。
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了防御有害物质从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新鲜空气,以保证在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能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品。按防护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过滤呼吸保护器,它可去除污染而使空气净化,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另一类是供气式呼吸保护器,它可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如压缩空气呼吸器等。
3)眼面部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是为了预防烟、尘、金属火花及飞屑、热、电磁辐射、化学品飞溅等伤害眼睛或面部的护品。根据防护功能,大致可分为防尘、防水、防强光等9类。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较为普遍的有三种:焊接护目镜及面罩,其作用是防止非电离辐射、金属火花和烟尘等危害;炉窖护目镜,其作用是预防炉、窖口辐射出的红外线和少量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危害;防冲击眼护具,其作用是预防铁屑、灰砂、碎石等外来物对眼睛的冲击伤害。
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是为了预防噪声对人体引起的不良影响的防护用品。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置放于耳道内的耳塞,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耳塞的清洁问题及耳塞与使用者耳道的匹配问题;另一类是置于外耳外的耳罩,使用时要顺着耳形戴好,并注意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第三类是覆盖于头部的防噪声头盔,一般有软式(如航空帽)和硬式两种。
5)手部防护用品。通常称为劳动防护手套,具有保护手和手臂的作用。按照防护功能分为一般防护手套、防酸碱手套、防寒手套、绝缘手套、防高温手套等12类。使用时要考虑到舒适、灵活的要求和防高温的需要及可能用其抓起的物件的种类条件的需要等,还要考虑使用者遇到的危险因素,如是否有存在被卷到机器中去的危险。
6)足部防护用品。通常称为劳动防护鞋,是防止生产劳动过程中有害物质或外逸能量损伤劳动者足部的护品。按照功能分为防水鞋、防寒鞋、防静电鞋、防酸碱鞋、电绝缘鞋等13类。根据防护鞋功能的需要,所有防护鞋都应满足如下要求:防护鞋外底必须具有防滑块;鞋后跟应具有适宜的高度;鞋帮材料要耐磨且透湿性好;鞋后跟具有缓冲性,能瞬间吸收能量。
7)躯干防护用品。躯干防护用品即防护服,按照防护功能分为普通防护服、防水服、防寒服、阻燃服、防电磁辐射服等14种。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伤害。防护服除安全可靠,适合作业场所的需要外,还要舒适大方,适合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特点。
8)护肤用品。护肤用品用于防止皮肤外露部分(主要是面、手)受到化学、物理等因素(如酸碱溶液、漆类、紫外线、微生物等))的侵害。护肤品一般是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使用,上岗时涂抹,下班后清洗,可起一定隔离作用。按照防护功能,分为防晒、放射线、防油、防酸、防碱等类。
9)防坠落用品,防坠落用品是为了防止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的护品,主要有安全带和安全网两种。
2、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还可以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与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预防或减轻严重伤害和职业危害的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是指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以外的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如下6大类:
(1)头部护具类,如安全帽等。
(2)呼吸护具类,如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
(3)眼(面)护具类,如焊接眼面护具、防冲击波眼护具等。
(4)防护服类,如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等。
(5)防护鞋类,如防静电鞋、防穿刺鞋、电绝缘鞋、耐酸碱皮胶靴、耐酸碱皮鞋等。
(6)防坠落护具等,如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等。
三、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
1、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要求
防护用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核发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其基本要求是:
(1)严格保证质量。
(2)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要求,不能对人体构成新的危害。
(3)使用方便舒适,不影响正常操作。
2、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职工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企业在发放和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应做到:
(1)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3)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
(4)建立健全防护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1、正确选用和坚持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必须根据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正确、合理地选用护品,并养成只要上岗作业就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在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尚未实现本质安全的情况下,劳动防护用品仍不失为减少事故、减轻伤害程度的一种有效措施。但由于设计或制作上的原因,一些劳动防护用品穿戴后会使人感到不舒适、不灵活,有的很笨重,使得职工不愿穿戴;还有的职工怕麻烦,觉得穿不穿两可。因此,班组长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劳动防护用品对保障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作用,自觉地按照规定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做到“三会”
“三会”即会检查护品的安全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维护保养护品。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对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如安全带在使用中发生断裂,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职工必须掌握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要求,能发现存在的缺陷和质量问题,保证其使用安全。其次,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职工必须了解护品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在工作中遭受不应有的伤害。再次,要掌握防护用品维护和保养的方法,特别是对安全帽、安全带等一些特殊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保持其良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