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一起煤矿重大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01日

    1 矿井概况

    事故矿井是一处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的国有煤矿,主井斜长521m、坡度25o,采用双钩串车提升;副井为平硐、斜井单钩串车提升,猴车运送人员。主提升绞车型号为GTK2X3X1.5(185kW),提升用钢丝绳型号为Φ24.5 MMNAT钢丝绳,提升用矿车为MG1.1-6A型固定车箱式矿车,矿车连接装置为三环链加半固定式插销,敷设轨道为24kg/m的标准轨道。井巷设计最大断面为9.11m2,除局部段巷道变形外,断面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2 事故经过

    2005年12月21日至31日,煤矿进行年末停产检修。12月31日早班,矿井运输队对主斜井副绳道的检修工作基本完成,便安排张××班组共9人回收清理检修出的旧枕木并用矿车运送出井。在清理时的提升运输信号装置为KTL2B手持电台,通信方式为电台通话至上部车场信号工,后由信号工打点将信号传至绞车房。13:00左右,张××等人到达主井井底,开始白下而上清理作业。途中,张××到井宛若车场了解存放空车情况,随手将指挥通讯工具(手持电台,型号为KTL2B)交给无信号把钩工资格证的从业人员王××,由其代替指挥提升运输。约14:55左右,在进行第5次提升时,因现场作业人员距离躲硐较远(后勘察测量得知现场作业人员距离上一躲避硐为61m,距离下一躲避硐为29m),王××在作业人员未进入躲避硐前即发送提升信号。矿车在提升至上部车场甩车场岔机附近时(井口以上25.6m处),因三环链断裂(断裂三环链为第3辆车与第4辆车的连接链,此次1共提升5辆矿车)发生跑车,此时井口挡车栏呈开放状态,上部车场信号把钩工未能及时将井口以下40m处的电动挡车栏关闭,断链后下滑的2辆矿车直接冲往井下,将未进入躲避硐的4名维修人员冲击至死。

    3 事故原因

    3.1 事故直接原因

    (1)连接链断裂分析。主斜井提升矿车连接为Φ32mm椭圆型三环链,断裂位置为其中一边环,断口位置在焊口,另一侧断口位置在圆环肩部偏向直边的部位,其余两环完好且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分别将2环完好的三环链和井下在用及该矿物物质供应公司库存的三环链随机抽取6串,一同送云南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验。根据《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连接链规范》(MT244.1-1997)的规定,通过检查其外观尺寸,并做机械强度及伸长率试验,所送检的三环链均鉴定为不合格产品。通过调查,该矿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对连接链(三环链)做任何检测和拉断试验。

    (2)跑车防护装置失效分析。矿井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条的规定,在主提升斜井井口位置安设阻车器,仅在变坡点处设置了一根工字钢作为简易挡车栏。该挡车栏不能自动关闭,人工开启或关闭须跨越轨道,操作不方便。经调查,此挡车栏上班时间处于开启状态,下班后才关闭。在井口以下40米处设置一电动跑车防护装置,其由信号工控制。据了解,该设施安装后基本未使用过。

    (3)现场作业人员状态分析。通过事故幸存人员白××等在现场指认确定:事故发生时,白××等5人相隔站在主井口变坡点以下225m附近的巷道左帮的人行台阶上,施××等3人站在主副道之间等候矿车装运更换的坑木。断链后高速运行的矿车在白××等人员所在地点以上约9m处发生脱轨翻转,冲向巷道左帮将王××等4人冲击致死。

    综上所述,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一是主斜井串车提升矿车连接链(三环链)为不合格产品,在提升过程中走行方向第3辆与第4辆矿车连接链(三环链)发生断裂,造成跑车;二是主斜井缺少阻车器,且设置在井口的挡车栏及井口下方40m处的跑车防护装置处于常开状态,未能阻止住运行中断链的2辆矿车;三是主斜井提升运输时,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入躲避硐。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