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10月03日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事故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及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应急工作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事故发生后,迅速按照预案实施应急工作,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分工负责,协同应对。有关部门根据“三定”方案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加强应急救援科学研究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工作的同时,依靠社会力量,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经营单位概况

主营产品盐酸、硫酸、液氨、烧碱、氢氧化钠、次氯酸钠。

3.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

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如下:

xxx:男  公司法人     181

xxx:男  公司经理     1801

3.2职责与分工

不管在任何环节发生事故,公司应急救援组织均有义务协助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协助社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组员:负责在现场收集材料,以便对发生事故调查;负责抢救工作和协助社会医疗救护单位进行救护工作;并向医疗单位说明是受何种危险化学品的伤害,及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急救方法;负责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救援队伍疏散事故现场的人员、设立警戒线;负责后勤保障供应。

4.应急程序、通讯联络

4.1 报警与救援程序

根据公司经营方式,当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召集应急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应急救援。

在赶赴现场途中,通过电话向在事故现场人员强调尽可能疏散、撤离事故现场的无关人员,根据事故大小首先设立一定范围的危险区,并进行隔离,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并立即向当地的公安、消防、医疗、环保等部门报警。

到现场后,根据各人职责和分工,迅速展开救援活动;根据事故的大小,协助当地的公安、消防、医疗、环保等部门检测、抢险、救援工作开展,向社会救援单位说明提供危险化学品的救援方法、措施及安全技术说明书,共同迅速制定现场抢险、救援及控制方法。应急救援人员协助医疗救援人员在现场视受伤人员情况现场进行治疗救护,或迅速安排车辆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2 社会救援报警电话

消防报警电话: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公安报警电话:110

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371-65865839

郑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371-67710000

5 预警和预防机制

5.1 信息报送

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时,应当立即向主要负责人如实报告。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根据各自职责,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5.2 事故预防

制定公司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强化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特别是在运输途中,应加强监管,由供货方实施监控管理。如有运输途中发生意外,监管部门应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并向上级汇报。如自身能力不能施展救援的,应及时向其他有能力的营救部门求援。

6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措施

6.1烧碱

一、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产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很强腐蚀性。

二、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烧碱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灭火方法:

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灭火器。

四、人员救援: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应尽快用蛋白质之类的东西清洗干净口中毒物,如牛奶、酸奶等奶质物品。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6.2液氨

一、危险特性:

爆炸极限15.7-27.4%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二、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至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区,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切断气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必要时报警。

三、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沙土。

四、人员救援:

皮肤或眼睛接触:立即脱去衣物或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6.3硫酸

一、危险特性: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二、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灭火方法:

砂土。禁止用水。应急处理人员戴好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皮手套。

四、人员救援: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6.4盐酸

一、危险特性: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二.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清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三、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四.人员救援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涂抹弱碱性物质(如碱水、肥皂水等),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吞服大量生鸡蛋清或牛奶(禁止服用小苏打等药品),就医。

6.5氢氧化钠

一、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二、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砂土。灭火。应急处理人员戴好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皮手套。

四、人员救援: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6.6次氯酸钠

一、危险性:

次氯酸钠对皮肤黏膜有腐蚀作用,溶液的腐蚀性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相似。 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次氯酸钠在胃中与胃酸接触后,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 大量吸收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二、泄露处置: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灭火方法:

次氯酸钠所在的仓库或使用车间发生火灾:次氯酸钠不燃,但为氧化剂可助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应疏散火灾现场周围50米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自行灭火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四、人员救援:

吸入: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在监护人的帮助下到公司医务室进行观察、治疗。情况严重时拨打公司医务室电话或“120”到现场施救。     眼:症状较轻时在监护人的帮助下到公司医务室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症状较轻时可自行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可去公司医务室或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误服:可口服100~200ml的生蛋清、氢氧化铝凝胶或牛奶。但是出现中毒症状者应到医院就诊。

7 紧急疏散的原则

7.1 建立警戒区域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及需坚守岗位人员以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