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外部预案和内部预案两部分构成。外部预案,由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对所辖区域内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生产的企业、公共场所、要害设施都有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外部预案与内部预案相互补充,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内部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更需要外部的应急救助。内部预案由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内部预案包含总体预案和各危险单元预案。内部预案包括:组织落实、制定责任制、确定危险目标、警报及信号系统、预防事故的措施、紧急状态下抢险救援的实施办法、救援器材设备贮备、人员疏散等内容。
  
  应急预案基本要素应包括以下10项。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a.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职责;
  
  b.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c.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
  
  4)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a.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b.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c.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f.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g.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反应。
  
  (4)应急设备与设施。
  
  a.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b.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c.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d.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e.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5)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
  
  a.明确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
  
  b.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
  
  c.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
  
  d.描述评价危险场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e.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