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刍议铁路施工企业风险控制与项目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1月30日

摘 要: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施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对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针对铁路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铁路企业;风险控制;项目管理
1 概述
  随着公司制的确立,目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几乎都全面推行了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铁路施工具有工点分散,流动性大,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其工程项目管理有着极其丰富的管理内涵,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其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风险。利润和风险始终是并存的。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看待风险,正确的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以达到避免或减小其造成的损失,甚至利用风险来获取一定的利益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
2 铁路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
  风险一般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它既包括有利的风险(上行风险),也包括不利的风险(下行风险)。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总体上可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一般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等,如一个国家的政局不稳、通货膨胀或发生诸如暴雨、台风、地震、严寒、海啸等环境恶化现象等。系统性风险对所有的铁路施工企业都会产生影响,并带来经济损失,只不过影响的程度可能不同。这种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不能消除但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转移。非系统性风险是单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如项目管理中的技术风险、施工组织管理风险、采购管理的风险、项目管理承包中的委托代理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程延期风险、工程安全风险等。不同的铁路施工企业管理的项目不同、本身的资金实力不同、管理能力不同,所以有的非系统风险只对某一个铁路施工企业产生作用,造成经济损失,而对其他铁路施工企业则毫无影响。这种风险时可以进行分散降低甚至消除的。对企业来说,对这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大有可为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管理。分析风险可有多种方法,归纳起来,风险分析包括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专家评分比较法”是比较适用的分析方法。一旦风险已被识别和估测,则管理便进人控制阶段。风险控制的行为有两点:一是预先做好计划,规避风险;二是接受风险,化险为利。前者在于去除风险以避免损失;后者则利用风险以谋求获得高额利润的机会。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以下仅对铁路企业所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
2.1 合同及技术风险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条款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平等条款;二是条款遗漏或含糊不清,合同条不完整、不全面或歧义。如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合同意识,不懂得合同严肃性,不注意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索赔管理不力,导致履约不力甚至不履约行为。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在投标阶段需要考虑的技术风险主要有:水文气象条件、地质地基条件、项目所适用的标准规范。
  
2.2 施工组织管理风险
  通常一个大型铁路工程项目不是一个公司能全部完成的,也不是一个项目经理所能完成的,企业需要通过合同的方式和各合作方及各项目经理按照项目进度的要求,合理有效的调配各种资源、组织管理和协调好各合作方及各项目经理之间的关系。但通常合作方及各项目经理较多时,又会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如成本、利润、责任等,相互间不可避免会有冲突。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