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夏季雨天行车“五要诀”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6月11日

  夏季到了,雨水也多了。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您驾车出行一定要倍加小心。因为车外环境改变,视线受阻,视距较近,路面打滑所有驾驶者都必须面对的,所以驾驶员朋友应时刻注意路面信息,及时做出反应。这里向驾驶员朋友介绍夏季雨天安全行车的“五要诀”。

  一、坚持安全检查

  在出门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应检查发动机罩的封闭情况及雨刮器、制动器的技术状况,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雨天行车对轮胎的要求也要提高。虽然一般情况下胎纹的报废深度是1.6毫米,但雨季用胎绝不能少于2至3毫米,最好在4毫米以上。

  二、低速挡缓慢行驶

  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无论道路的宽窄、路面状况好坏,雨中开车尽量使用二或三挡、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的时速,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如需停车时,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轻点刹车,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避免由于刹车过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三、防止车轮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因此,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四、防止制动器失灵

  汽车在积水路面或暴雨中行驶后,要小心因制动摩擦片湿透而导致制动失效的情形发生。制动鼓进水后,其水膜会使摩擦片和鼓之间的摩擦力明显降低而无法发挥制动效果。当你发现制动失灵时,不要紧张。慢慢行驶,并用脚轻踩油门及制动,如此反复几次之后,由于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生热便可将水膜蒸发。

  五、防止车陷泥坑

  下雨天或在乡间土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