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燃气管道的火灾预防与泄漏事故处置

作者:赵建民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7日

  管道火灾预防

  预防煤气、天然气管道火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建设初期监管,杜绝先天性隐患

  燃气管线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总体规划时,应依照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发展计划选择管线和直径,选择的路线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安全。管线的投资建造要进行可行性和风险评估,进行专家论证。压力管线系统的总体设计要合理选择管径、管厚和设置泵站,尽量选择适于环境的高质量钢管。建设中要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规定的要求,对燃气管道采用高性能材质,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启用高度安全性的阴极保护装置,运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和密封技术,减少能耗和泄漏事故。要确保泵以及其他设备正常工作且高效运行,应急设备和不稳定系统应予以保留。采用可靠、先进的监控系统和安全防范措施。

  同时,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按照燃气设计规范,设置燃气管道设施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对易遭受车辆或其他外力碰撞的燃气管道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并在易遭受破坏的范围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燃气管道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和安全控制范围内设置安全提示,注明哪些是禁止行为,哪些是限制行为。对需在燃气管道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和安全控制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燃气管道设施安全作业的,管道企业应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提供安全指导。

  2.加大管线巡查力度,配备必要的报警设备和巡检器材

  企业要结合实际,对输气管线加装监控和报警设备,为管线巡检人员配齐可燃气体探测仪器和防爆通讯设备。结合燃气管道的特点和实际,制订和完善管道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巡检制度、操作规程等。同时,要根据燃气管道发展情况,不断加强管道设施安检人员的培训,及时增加补充安检人员。通过增加巡检力量和提高安检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加安检频率,避免出现盲区、死角和三不管地带,使隐患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发现并及时排除,确保管道设施的安全运行。

  3.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

  在预案的制定中,要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员工报警方法,明确预案启动信号,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开展针对性处置。对救援人员,要明确其救援职责,实行定岗、定位。要有专门的指挥组织和专家指导,明确发生事故后各类人员的通讯和联络方法。要考虑到大风、雨雪、夜间等条件下事故处置的方法和所需器材。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让所有员工了解气体燃烧、流动、挥发、有毒等基本理化性质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灭火技能。

  管道泄漏事故处置

  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应及时采取以下4个步骤进行处理。

  1.查明情况

  查清泄漏区域内受伤的人员数量、位置、状态,发生泄漏的设备和部位,燃气泄漏口和燃烧情况,发生燃烧或爆炸对邻近设备、管道、建筑的威胁,泄漏单位先期采取的措施等情况。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