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液化气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防治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11日

  引言

  液化气作为重要的燃料和工业原料,在工业和民用方面的用途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液化气通常是有毒或易燃物质,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由于液化气在很小的体积内积聚了大量的能量(1液化气气化后体积可膨胀到250左右,其热值是天然气的2~3倍),因此如果在其储存与运输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必然导致惨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液化气在储存和运输中发生事故的全过程包括3个阶段。导致液化气泄漏的因素有机械作用(如碰、打击)、化学作用(如腐蚀)及热作用(如火焰环境、热冲击)等。此外,工作人员在装运取样等日常业务中是否正确操作,也是导致液化气泄漏屡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事故最初往往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

  罐体破裂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如何防止罐体破裂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了解事故的危害行为确定影响危害后果的各种因素,对于消防人员、液化气容器设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小危害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1液化气罐体的破裂

  液化气容器在受到机械作用、化学作用或热作用时,由于作用程度的差异,容器将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容器突然炸裂,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炸裂的碎片以极大的动量向四周抛射出去。例如容器受到物体猛烈的撞击或振荡,容器遭受剧烈的热冲击等。

  (2)容器局部破裂,导致液化气以气液两相的混合物从裂口喷出,依据液化气气化的程度和器壁材料的强度,可产生3种结果。

  a容器壁材料强度能够随液化气迅速气化导致的压力增加,则裂口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容器炸裂;

  b容器壁材料强度不能够随液化气迅速气化导致的压力增加,则裂口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容器炸裂;

  c在容器破裂后裂口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扩大,随着气化程度的加剧,裂口重新扩展,直到液化气全部溢出。

  在容器遭受非均匀热冲击、小物体撞击容器或化学腐蚀的情况下,就会由于局部器壁材料软化、失效或侵蚀成孔而发生局部破裂。

  (3)安全阀动作及失效。这种情况往往是容器在受到热冲击时发生的。安全阀在初期的动作可以缓解容器内由于遭受热作用而不断增加的压力负荷,为消防人员争取一定的时间。但通过安全阀泄漏的液化气在遇火点燃后,势必增加容器的热负荷,导致进一步的泄漏甚至容器破裂。另外,在高温环境下安全阀会因组件软化而失效。如果阀门由于失效无法打开,就会使容器由于压力过高而爆炸。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