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9月06日

    2、我们可以利用组织全员培训、召开班组会与班前后列队等形式积极开展“以人为本”和“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安全责任感教育,以身边不安全事实、血的教训为反面教材,譬如7.9工伤事故,8.23行车事故等使员工深切感受不安全带来的惨痛代价,充分认识“我”在家庭、企业、社会中的重要性: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需要,最主要还是自己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不仅要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关爱生命安全出行》教育片中那个坐在篮球里的小女孩,相信已深深地印在了每位员工的脑海里,违章造成了她一生的伤痛,让每位员工从中体验出“伤亡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这一观念的深刻涵义;使员工发自内心地重视人生安全,重视安全生产,自主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我们在抓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时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四个环节,一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实效性,不能死搬硬套、墨守成规,也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二要注意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其中必须考虑到企业中部分年龄大、文化层次低的员工的实际接受和理解能力。三要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虽然安全目标一致,但岗位不同,其安全生产的要求就不同,如行车安全是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应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生产素质,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当前危险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隐蔽性也越来越强,应提高危检员对危险品的识别能力,把好“人口关”;随着旅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形势地不断变化,公共安全等日益成为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四要提高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可以集中学习或分散学习,也可以统一培训或专项培训,又可以开展如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安全板报、组织演讲比赛、安全论坛和岗位操作竞赛等,不拘一格,从而使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总之,没有具备现代安全文化素质的人作为现代企业的安全生产力,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将不利于道路客运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品牌建设。

    三、用“法”规范行为,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没有严格的管理与执行,也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因此,安全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必须向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渗透。

    1、向安全管理的制度中渗透。一是以我们应以《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和《安全管理新机制》为基础,对危险品管理、票据管理、现金管理等各项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努力使之物化为自觉行动;二是分解目标,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各个层次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状和义务进行明确、细化,形成上下互动的安全责任链条;三是要制定出各类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如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演练等,让广大员工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从容应对。

    2、向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渗透。俗话说:“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把先进的安全文化、多年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安全管理中,精心组织,把好每一道关,实现对每个人、每件事安全运行的控制。一是改进工作流程,流程的改进不仅能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同时也能促进安全生产。如去年公司对无锡汽车地块进行了流程改造,实施了提前20分钟进站上客,为安全有序创造了条件。二是重视班组管理,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只有从班组抓起,才能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真正落到实处,筑牢安全管理长城。三是推行安全责任连带制,构筑联动式、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防范体系。通过“安全责任连带制”使员工们在作业时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相互监督,隐患早发现、事故先预防。

    3、向安全管理的考核中渗透。我们一是要把“敢于向问题较真”的理念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权过程,切实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做到制度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二是要注重针对性,兼顾系统性、层次性,坚持“自查”与“互查”相结合,日常、定期与抽查相结合,综合与专项相结合。三是要注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静态”就是要注意车辆、危检仪、消防设施等设备是否完好,运作是否正常。“动态”管理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抓好“动态”就是要加强现场管理,坚持每日的安全巡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如去年7月29日上午,分公司稽查人员在对开往浦东机场的班车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名10岁左右的小孩,正在行李箱内打着手电准备偷窃,稽查员立即采取措施,并报110,及时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总之,安全管理就是要以法规、规章、制度,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建立齐切实可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周期良性循环发展。

    “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管理境界,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只要我们坚持与时具进的精神,在实践中创新,在发展中求提高,我们一定能使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结出丰硕的果实,为创建发展、繁荣、和谐的企业打造牢固的安全平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