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研报告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0月17日
近年来,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技术的革新等, 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有关食品安全的研究日趋增多。国外, 如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及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认为, 由于食品安全不确定性或风险的存在, 有必要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 如风险预测、信息可追溯机制等;国内, 则侧重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购买意愿的研究。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发现, 从消费者行为出发研究食品安全及保障体系的文献较多, 且多数考察的是城市农产品安全情况,而研究我国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的比较少, 从农村居民消费者、经营者和政府相关部门三个层面研究我国农村居民地区食品安全的文献则更少。笔者利用2011年5月的周末在黄向阳老师的带领下,在湖南石门县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共抽取200位居民,42个商店(32个商店,10个食品批发店)及2个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其中农户的有效问卷182份,食品店(包括批发店)的有效问卷36份,政府部门的有效问卷2份。
一、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切入点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5月6日晚地处湘南西北的石门县雁池乡发生一起烧烤中毒事件,导致16人中毒,其中一名一岁多的小女孩在送往医院途中不幸死亡。
当日晚8点,雁池坪村村民黄欣因开办酱板鸭烧烤店,邀请雁池集镇的亲友聚餐品尝,由于烧烤师傅误将亚硝酸盐作为食用盐烧烤板鸭,导致10多位品尝者食用后发生中毒反应。据悉,该烧烤店还未办理任何证照,也未正式营业。而这仅仅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
二、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 从消费者的角度透视石门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状况
1、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总体情况。此项调查主要了解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一年内购买食品的总金额、购买时主要考虑的因调查得知, 村里小店是农村居民购买食品的首选, 为农村居民提供了50.4%的食品, 主要是因为其遍布农村各地的便利性所致; 其次是农村的集市(磨市镇、壶瓶山镇的赶集) , 32.3% , 主要是因为其距离不算太远, 货源相对充足, 可选择性较大, 故农村居民也愿意到此选购食品; 而镇上小店、镇上批发店、镇上超市, 则因为其经营品种与农村小店相差无几, 价格也与之差不多, 故农村居民一般就近选择身边小店, 而较少光顾这些地方, 分别只占2.8%、1.94%、5.7%; 县城超市或批发店则距农村较远、交通不便,农村居民一般是因其他事情进城而顺便在此采购了约3.26% 的食品; 目前, 农村中货郎已不多见, 但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3.6%的食品。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总体比高, 大部分家庭一年购买食品在1000 元左右。调查样本中, 年购买食品金额501 元~ 1000 元的有82位, 占45.05%; 1001 元~ 2000 元的46 位, 占25.27%; 101 元~ 500 元的27 位, 占14.84%; 2000元以上的20 位, 占10.99%; 100 元及以下的7 位,占3.85%。
一般来说, 物美价廉是人们选购物品的标准。在调查购买食品的主要考虑因素时, 首选价格便宜的有68 位, 占40% , 这主要还是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所致; 首选质量好的有48 位, 占26.37%; 首选实用(保健、营养) 的33 位, 占18.13% , 这一般是购买孝敬老人的礼品时首先考虑的; 首先考虑购买知名品牌食品的有18 位, 占9.9%; 主要考虑食用方便的15 位, 占8.24%。
                                            
                           雁池小卖部
2、农村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的原因。从对最近一年购买的食品中曾经遇到假冒伪劣问题的消费者的调查来看, 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食品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便宜, 有35.66% 的农村消费者虽然也知道有些食品可能存在问题, 但考虑到其便宜而选择购买; 其次, 因为消费者betway必威官方网站 水平限制, 导致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识别困难也是主要原因, 占30.44%; 因为购买渠道单一, 在只此一家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购买的占15.66%,在调查中发现整个壶瓶山镇就只有3家小商店;因为食品种类少, 可选择面窄而购买的占10.44%; 因为方便而购买的占7.82%。
 表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知道“阜阳奶粉”事件吗
知道饼干等15类食品实行QS标志吗
知道如何防假视假吗
知道
不知道
合计
知道
不知道
合计
知道
不知道
合计
样本
44
138
182
11
172
182
52
128
180
占比(%)
24.18
75.82
100
6.04
93.96
100
28.89
77.11
100
3、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态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和态度会影响其购买行为。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来看(见表1) , 农村消费者基本上不知道社会上所发生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对食品安全的辨别能力也非常低。
表2:消费者对待假冒伪劣食品的态度

 

事项
具体
态度
样本
占比(%)
事项
具体
态度
样本
占比(%)
对制假售假的态度
痛恨
107
58.79
您如果购买了假冒伪劣食品,您会怎么做
向有关部门投诉并索赔
9
4.95
无所谓
75
4121
小计
182
100
自己与销售者协商
21
11.54
发现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您会怎么做
向有关部门举报
44
24.18
亲自制止
13
7.14
将就消费
38
20.88
与自己无关
104
57.14
丢掉,自认倒霉
114
62.63
不知道
21
11.54
小计
182
100
小计
182
100
就消费者对待假冒伪劣食品的态度而言(见表2) , 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对假冒伪劣恶痛绝,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此不以为然。同时, 坚决抵制、主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来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消费者并不多见,由此可见农村农民消费群体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不强。
 (二) 从经营者的角度透视石门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状况
1、各级食品店营销的总体状况。了解各级食品店的营销状况, 可以间接透视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状况。表3 显示了调查区内各级食品店的营销状况。
表3:各级食品店的营销情况

 

 
食品销售
其他销售
合计
年盈利额
占比(%)
年盈利额
占比(%)
年盈利额
占比(%)
小店
6520.56
81.53
1477.4
18.47
7997.96
100
乡镇批发点
34688.5
34688.5
11670
25.17
46358.5
100
县城批发点
98695.5
100
0
0
98695.5
100
2、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状况。表4 显示, 目前农村食品经营店销售的食品, 绝大多数并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严格检验, 其质量安全是没有保证的,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造成食品流通执行混乱。
表4:食品经营店销售的食品总体情况

 

 
食品检验情况,有无合格证
 
全部检验过,有
部分检验过,
部分有
基本没检验,
没有
不知道
合计
样本
0
11
21
4
36
占比(%)
0
30.56
58.33
11.11
100
而表5则显示, 小店销售中遇到假冒伪劣的次数是最多的, 乡镇批发店次之, 县级批发店最少。同时, 小店遇到假冒伪劣食品虽然次数多, 但销售假冒伪劣的总量没有批发店多。因为小店的食品基本来源于各级批发店。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