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职业防尘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5日
空气或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到局部工作地点,使局部地区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的方法称为局部送风。对于面积很大,作业人员很少的生产车间,采用局部送风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环境是经济的。

  (42)循环风

  送回厂房内循环使用的净化气体称为循环风。使用循环风可以大大节省调节补充空气(补风)的费用。为了防止循环风在循环过程中使厂房内的有害物浓度积累到有害的程度,要求净化设备具有很高的净化效率。

  (43)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是控制尘源的一种方法。它是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项防尘技术措施。通风除尘通常是在尘源处或其近旁设置吸尘罩,利用风机作动力,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连同运载粉尘的气体吸入罩内,经风管送至除尘器进行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再经过风管排入大气。这样,既可以防止粉尘逸入室内,污染车间空气,又可不使其散发到室外,污染室外大气。

  (44)通风除尘系统

  

  由吸尘罩、除尘器、风管和风机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除尘系统(风图19-1)。然而,同于尘源的情况和所选用的除法设备不同,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必须包括这些设备。例如直接从工业窑炉抽出烟气,可以没有吸尘罩;当在尘源处就地设置除尘机组,净化后气体直接排入室内,可以不要风管;当利用热压排出烟气或利用工艺设备的余压排气时,可以不设风机。但是当排气的含尘浓度超过排放标准时,都应有除尘器。通风除尘系统的型式应根据工艺设备配置、生产流程和厂房结构等条件来确定,通常可能分为就地式、分散式和集中式三种类型。

  (45)就地式通风除尘系统

  这是通风系统除尘系统的一种型式。它的特点是将除尘器或除尘机组直接设置在生产设备上,就地捕集和回收粉尘。这种系统布置紧凑、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同时达到防止粉尘外逸和净化含尘气体两个目的。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和工艺条件的限制,这种系统目前只能用于某些产尘设备,如混砂机、皮带运输机转运点、料仓等。



  (46)分散式通风除尘系统

  这是通风除尘系统的一种型式。它的特点是将一个或数个产尘点作为一个系统,除尘器和风机安装在产尘设备附近,一般由生产操作工人看管,不设专人管理。这种系统具有管路短、布置简单、阻力容易平衡、风量调节方便等优点,但粉尘后处理比较麻烦。这种系统适用于产尘设备比较分散并且厂房有安装除尘设备位置的场合,如烧结厂、铸造厂等。机械加工车间则多采用单机除尘,即每台机床配一台除尘机组,含尘气体经过净化后,直接排入车间内。

  (47)集中式通风除尘系统

  这是通风除尘系统的一种型式。它的特点是将多个产尘点或整个车间甚至全厂的产尘点全部集中为一个系统,设专门除尘室,由专人负责管理。这种系统处理风量大,便于集中管理,粉尘后处理比较容易,但管路长而复杂,阻力不容易平衡,风量调节比较困难。这种系统适用于产尘设备比较集中并且有条件设置除尘室的场合,如耐火材料厂等。对于多产尘点的多层厂房,可将最上一层楼层全部用作除尘室,将各楼层的产尘点都接到顶部除尘室内,净化后排入大气。

  (48)除尘机组

  除尘机组是将除尘器、风机和电机组合为一体的除尘设备。由于除尘机组结构紧凑,使用比较机动灵活,适用于控制分散的尘源,因而近年来发展较快。其处理风量已由过去小于2000m3/h发展到5000~6000m3/h。从净化方式看,虽然以袋式为主,但已从过去单一的袋式或水浴式发展为现行的各种组合式,如静电与袋式组合,静电与旋风组合、静电与湿式组合等。目前,高效过滤式除尘机组和双区静电除尘机组已在矿山和焊接等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中得到应用。

  (49)排风罩

  排风罩又称排气罩或吸气罩。它是用局部排风方式来捕集有害物的罩子。

  (50)排风量

  排风量是指从排风罩排出的气体流量,以m3/h或m3/s计。对特定尘源,当排风罩的结构形式和装设位置确定后,排风量大,抽力就大,控制效果就好。但排风量不是越大越好。排风量过大,除尘器和风机的容量以及风管的尺寸都要增大,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就增加;还会抽走一些本来不应抽走的物料,造成浪费;还可能改变原料的配比影响产品质量;在冬季会导致车间内温度过低,在夏季会导致车间内温度过高,需要增加采暖设备和冷却设备,这部分费用和动力消耗往往是很大的。另外,排风量过大,不但会使在排风罩作业的工人感到不适,而且会导致风湿性病害。因此,为了避免产生这些不利影响,排风量就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适中,即保持一个既经济又有效的风量。排风罩的排风量可根据尘源情况,罩子的结构形式和装设位置按特定的公式计算或按经验数据确定,设计时可参考有关手册。

  (51)排风罩阻力

  气流通过排风罩后的压力损失,称为排风罩阻力,以Pa或kPa计。排风罩阻力在数值上等于罩子连接管处平均全压的负值。在工程上常用排风罩的局部阻力系数来表示排风罩的压力损失情况。将局部阻力系数乘以罩子连接管处的平均动压,即可求得排风罩阻力。排风罩阻力越小,动力消耗就越少,运行费用就越低。

  (52)罩面风速

  气流通过排风罩罩口断面的平均速度称为罩面风速,以m/s计。

  (53)吸尘罩

  吸尘罩是用来捕集粉尘的排风罩。吸尘罩是通风除尘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尘源散发的粉尘予以捕集,不使其散发到工作环境中。吸尘罩的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选择和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设备庞大,造价增加,能量浪费。吸尘罩的形式很多,根据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密闭罩、外部罩、接受罩和吹吸罩四种类型。

  (54)密闭罩

  密闭罩是一种将尘源局部或全部密闭起来的罩子。其作用原理是,使粉尘的扩散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空间内,并通过从罩内排出一定量的空气,使罩内保持一定的负压,让罩外的空气经罩上的孔口或缝隙流入罩内,以达到防尘外逸的目的。与其他类型吸尘罩相比,密闭罩所需风量最小,控制效果最好,且不受车间内横向气流干扰。因此设计吸尘罩时,只要条件允许,应优先采用。按密闭罩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1)局部密闭罩;(2)整体密闭罩;(3)大容积密闭罩。

  (55)局部密闭罩

  

  局部密闭罩是一种只将扬尘点局部予以密闭,而产尘设备及传动机构露在外面的罩子。这种密闭罩(见图19-2)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便于观察和检修,但密封性能较差。它一般适用于携尘气流速度不大,且为连续扬尘的地点,如设备的进料口,物料输送转换处(如皮带与皮带、溜槽与皮带接头处)等。

  (56)整体密闭罩

  一种将产尘设备大部或全部予以密闭,只把设备的传动机构留在外面的罩子。这种密闭罩(见图19-3)的特点是,罩子本身基本上成为独立整体,容易做到严密。可通过罩上的

  

  观察窗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检修设备可通过检修门进行,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罩子。它适用于有振动的设备或携尘气流速度较大和全面散发粉尘的尘源,如轮碾机、振动筛、提升机等。

  (57)大容积密闭罩

  是一种将产尘设备(包括传动机构)全部予以密闭的罩子或小室。这种密闭罩(见图19-4)的特点是,罩子容积大,可缓冲含尘气流,减少局部正压,但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多。它一般适用于产尘量大,携尘气流速度大,而设备不宜采取局部密闭或整体密闭的情况,以及设备需要频繁检修的场合。由于罩内有一定空间,可在罩内进行检修或更换零部件。

  

  (58)通风柜

  通风柜是密闭罩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完全在柜内进行。例如化验室的通风柜,小零件的喷砂柜和喷漆柜即属此类。由于工艺操作的需要,在柜上开有操作孔,通过孔口吸入的气流来控制有害物外逸。如果孔口的速度分布不均匀,有害气体会从速度小的地点逸入室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对冷过程或发热量很小的工艺过程,应把排风口设在柜的下部,见图(19-5)(a);对发热量较大的工艺过程,应把排风口设在柜的上部,见图(19-5)(b);对发热量不稳定的工艺过程,可在上下部均设排风口,随着柜内发热量

  

  的变化,调节上、下排风量的比例,使孔口的速度较均匀的分布。

  (59)外部罩

  一种设置在尘源近旁的罩子。它是依靠罩口外吸气气流的运动将尘源散发的粉尘吸罩风的。当受到生产设备或工艺条件限制,不能将尘源全部或局部密闭时,可设置外部罩。由于外部罩罩口外吸气气流的速度(吸入速度)随着罩口至控制点距离的增大衰减得很快,所以布置外部罩时,罩口离尘源要近,并尽可能接近尘源。根据尘源情况和工艺过程不同,外部罩可设在尘源上部、下部或侧面,分别称为

  

  上吸罩、下吸罩或侧吸罩(见图19-6)。

  (60)控制风速

  正好克服尘源散发粉尘的扩散力再加上适当的安全系数的风速称为控制风速,以m/s计。只有当外部罩在该尘源的控制点处所造成的吸入速度大于控制风速时,才能将粉尘吸入到罩内。控制风速与尘源性质以及周围气流的状况有关,一般通过实测求得。如缺乏现场实测数据,选用时可参考有关手册确定。

  (61)槽边排风罩

  这是外部排风罩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用于各种工业槽(如电镀槽、酸洗槽)。它的特点是,不影响工艺操作,有害气体不经过人的呼吸区。由于槽边排风罩的气流运动方向与有害气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因此所需的排风量较大。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双侧(见图19-7)、环形和周边形四种。单侧仅适用于槽宽B≤700mm的槽子,随着B的增大,吸气口至控制点的距离加大,排风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